成都日报:中国女子撑杆跳失落的辉煌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7月24日04:56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 |||||||||
肖竹 当伊辛巴耶娃跃过5米横杆时,我们不知道是否还有人记得第一个跳过4米的中国选手张纯,也不知道是否还有人记得第一个创造正式世界纪录的中国选手孙彩云。在女子撑杆跳项目上,中国运动员曾创造了无数辉煌,但这些辉煌纪录如今剩下的只是一些美丽的回忆。
中国开展女子撑杆跳运动较早,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选手称雄一时。从张纯、孙彩云到蔡维艳,中国选手屡屡创造世界纪录,但这种盛况在这项运动进入奥运会之后就戛然而止了。今天,中国最好的女子撑杆跳选手高淑英仅排名世界30名左右,当世界纪录正在向5米以上延伸时,她还在为4.60米而苦苦努力。 曾经的辉煌成为今天的苦涩,这种现象在中国体育身上发生得实在太多了。当一个项目未被列入奥运会时,中国选手往往成绩突出,可一旦这一项目进入奥运会后,情况立即发生巨变。女子撑杆跳如此,女子三级跳远、女子链球乃至我们熟悉的女子足球等等,无一不遵循这一怪异的规律。原因何在? 单纯以身体素质不如欧美选手来解释显然是行不通的,以别人更重视作为理由更是十分牵强。我们需要检讨的也许仍是说了无数次的“体制问题”。别人重发展,我们重成绩;别人重培养,我们重金牌;别人致力于全民普及,我们以举国之力堆砌少数明星。据调查,德国有200多名运动员从事女子撑杆跳,我国只有区区40余人;德国的女足运动员多达10万人以上,中国全部女足选手加起来还不超过1000人。从这些数字背后,我们或许能找出出现这一怪异规律的真正原因。时代在进步,纪录在提高,而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制度仍停留在上世纪。焉能不败!(来源:成都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