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伟工程规划为何成“豆腐渣”--国奥最后的总结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5月27日09:46 中国体育报 | |||||||||
现在离国奥队奥运会预选赛最后一场比赛仅仅只有两周的时间,但事实上这支曾被人们寄托了厚望的球队却早已经被人们所遗忘,这种遗忘甚至可以前推到中韩第二场比赛前夕。一个为期四年、蓝图宏伟的工程规划,最终却以“烂尾楼”或者是“豆腐渣工程”收场,这其中留给人们的思考远不是一两场比赛的胜负那么简单。 国奥之困:分组先失一招
如果单把国奥队失利的原因归结于分组不利这一外因显然是逃避责任,但中国队被分在与伊、韩同一小组不仅是中国足球外交的一次失败,也似乎预示着国奥队并不光明的未来。 任何比赛的分组前奏似乎都应被看作是各种势力之间的一次争斗,本次奥运会十二强赛抽签原则的确定当然也不例外。由于每个小组只能一支球队出线,种子队自然成为每个小组的出线热门。但中国、韩国和伊朗国奥队能够在一个小组中聚齐也着实说明中国队的运气实在太差。事实证明,以目前亚洲足球的发展态势,西亚足球的发展已越来越落后于东亚,职业化足球已经发展到一定地步的中日韩三国足球的水平已经开始压倒沙特、卡塔尔等西亚国家。如果能够通过外交努力使中国队避开日韩或者伊朗队,而同中亚或西亚球队一组的话,中国队出线希望无疑会大增。在2001年世界杯预赛亚洲区十强赛中,中国国家队正是通过自己的外交努力使最后的分组抽签形势对自己有利,从而击败几支西亚和中亚球队从小组中直接出线。而对东亚球队胜率极高的伊朗队却掉入了阿拉伯兄弟的陷阱,最终失去了出线资格。 重大比赛的分组抽签对于一支球队的生死是至关重要的,这一点无可厚非。分组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球队的备战工作、技战术发挥和心态变化。十二强赛抽签揭晓之后,国奥队的前景变得相当黯淡,中国足协和国奥队内部也只能将备战的目标立足于“拼”上。虽然没有当年根宝“横下一条心,一定要出线”的军令状,但“必胜韩伊”并没有激发全队“视死如归”的无畏气概,反而过早乱了阵脚,背上了想赢怕输的心理包袱。此乃国奥之困。 国奥之愚:长期集训惹祸 随着国奥队在背离正轨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有关长期集训的争论也越来越激烈。从去年联赛结束之后的2003年底到2004年5月12日奥运会预赛与马来西亚的最后一场比赛结束,中国国奥队的十二强赛前备战和征战的时间近六个月。如此漫长的备战和赛程在世界足球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这种长期封闭带来的负面影响使国奥队如同那些放于炉火上的生灵一般,火候越长,距离死亡就越近。 尽管职业化已经十年时间,但国字号球队在备战大赛时采取长期集训的传统却一直少有变化。这种情况在青年队中更为常见。由于年轻球员在俱乐部参加比赛的机会较少,足协定期组织长期集训也无可厚非。但对于国奥队这一级别和年龄阶段的球队,球员还能否适应这种长期封闭便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为了给国奥队提供更充足的备战时间,今年刚刚起步的中超联赛不得不为国奥队让路。5月16日才开始的中超联赛距离上赛季甲A联赛结束之间也有半年的时间,不过联赛的“真空”不仅没有助国奥队一臂之力,反而造成两败俱伤的尴尬。 在足球发达国家甚至是亚洲的日韩两国,国字号球队与联赛是相依相承的,联赛的进度和节奏往往会影响到国字号球队的备战状态,两者不能完全割裂。国外球队在大赛前一般会采取飞行集训和短期集训的方式,使球员们在国家队的状态与联赛有一个比较好的衔接。十二强赛虽然历时两个多月,但伊朗以及日韩不少球员都是几线作战,既要为国奥队打比赛,又要参加国家队的比赛,还要代表俱乐部打联赛,这样的效果显然要比长期封闭好得多。 长期封闭对球员心态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在食宿等各方面后勤保障上下足了功夫,但封闭带给球员们潜移默化的影响马上便在比赛中反映出来。倦怠、反应力滞后、技术水平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这不能不说是长期封闭惹的祸。 国奥之怨:心态问题作怪 对国奥首仗负于韩国和次战打平马来西亚,无论是主教练沈祥福还是媒体都对国奥球员心理状态的变化颇多微词。球员们在场上场下、失球后和进球后、上半时和下半时的发挥完全是像两个人一样。尤其有些在俱乐部中技术都算佼佼者的球员,到了国奥队却发挥失常。有些以前国奥队的尖子球员,现在的技术水平下降之快也超乎人们的想象。这些难道不是因为心态的变化引起的吗? 在负于韩国队之后,国奥队在对比赛的总结中重点提到了球员的心态,认为球员们心态不稳导致技术发挥失常,没有打出平常训练时的水平,主教练沈祥福对于球员们这种心态失衡也很难接受。在从韩国回国抵达主场武汉之后,国奥队马上在心态调节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甚至还想方设法为球员们减负,包括从米卢那儿学来的用看电影调节球员们的生活,观看国奥队此前的一些比赛精华来刺激球员们的斗志,但收效并不显著。 国奥队有一段时间将球队的失利定义于发挥失常,而发挥失常的根本原因是心理因素,是心态问题。当然,虽然事实证明这并不是国奥队失利的主要原因,但心态方面的问题的确也影响到整支球队的正常发挥。长期封闭肯定会导致心理压抑,也自然波及技战术的发挥。但往更深层次去挖掘,这批国奥球员对艰难困苦的耐受力的缺失才是导致“心态变化”的主要原因。这批国奥球员在国青队时也同样经历过这种长期封闭,但为什么当时不会有“心理问题”,而在成名之后却添了这个毛病?中马首战结束之后,记者跟足协副主席南勇聊天时,南勇尖锐地指出国奥球员对困难的耐受力差的问题,“国内许多运动队封闭的时间比足球队还要长,训练量还要大,他们怎么没有那么多问题?” 国奥之痛:技术能力不足 中国足球每次失败之后的刨根问底都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技不如人。过去技术不如人指的是与巴西、意大利这样的欧美豪强,现在的技不如人则指向了日本、韩国和伊朗这些亚洲球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足球的现状。 毋庸讳言,国奥队此次冲击奥运未果,从根本上讲仍旧是技不如人的问题。除了精神方面的因素之外,中国球员不仅在控球、意识等各个技术因素方面不能与日本和韩国球员相比,在球队的临场指挥、战术安排等整体战术体系方面都存在着问题。与韩国和马来西亚队比赛中所谓的“发挥失常”和“心理问题”都远远抓不到根本,而事实上这个根本就是技术因素。 对于一批批正在成长的中国年轻球员来说,技术越来越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足球在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误区从此也可见一斑。在青少年培养方面,有关部门不仅投入不够,更缺乏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基层教练员的水平也影响到了球员的选材。对于中国教练来说,身体永远是第一位的,技术和天分却很容易被忽略。对于中国球员而言,只要有身体就能在球场上立足,将来也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事实上,中国低年龄层次的球队往往能够在国际大赛中有所斩获,多半靠得是身体上的优势,而这种优势又往往能够暂时掩盖技术和意识上的不足,逞一时之威,但却留一世之患。随着年龄的增长,比赛对球员个人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球员在技术和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便开始暴露无遗。现在这批国奥球员与巴西的卡卡以及阿根廷的萨维奥拉等属于同一年龄段的球员,但卡卡和萨维奥拉在成年之后却成为世界级明星,我们的国奥球员却一个个消逝于普通的人群。甚至都找不到一名崔成国和大久保嘉人似的球员,不能不让人痛心疾首。 国奥之恨:四年心血白流 从国青队到国奥队,沈祥福挂帅的这支球队存在了四年的时间。四年的时间,这支球队参加了大大小小数不胜数的比赛,以沈祥福为主教练的教练组也将四年的心血全部倾注到这支球队之中。但四年的时间换来的却是一个让人预料不到的结果。对于他们来说,老天似乎欠缺一些公平。 从亚青赛到世青赛、大运会和亚运会,直到今年的奥运会预赛,这支球队曾经给过人们美妙的憧憬和幻想,但最后的乐章却并不怎么完美。亚青赛上,中青队击败过韩国。在香港四国赛上,他们也曾令阿根廷队俯首称臣。在世青赛上,他们闯入八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也开始付出成长的代价。在亚运会上,国奥队不敌日本队被过早淘汰,也就从那时起,国奥队的警报开始拉响,在奥运会亚洲区预赛第二阶段比赛中,国奥队差一点栽在叙利亚队的脚下。现实对于国奥来说变得越来越残酷,终于,暴风骤雨在三月三日那天疯狂肆虐,彻底将四年的心血付之东流。 国奥主帅沈祥福曾经随着媒体对中青队“超白金一代”的热捧享受过欢呼和掌声,当然也在国奥队征战奥运会预赛之时成了风口浪尖上的争议人物。对于国奥队,沈祥福付出的最多。在多数国奥球员已经开始成为俱乐部主力,成为百万富翁之时,沈祥福却相对寒酸地在国奥队主帅的位置上打拼了四年。中国足协副主席阎世铎曾在公开场合对沈祥福四年来为国奥队的付出大加褒奖,但国奥队的最终结果却显然无法与他的付出成正比。 尽管如此,国奥队在个别比赛中的失利与教练员的战术安排和临场指挥不利脱不了干系。在整体面貌方面,国奥队与青年队时相比没有发展,缺少新意,不像日本和韩国队那样随着年龄的增长实力不断提升。在战术打法上,过于依赖进攻时的边中结合和角球、任意球的定位球战术,进攻时的战术套路单调,缺少变化。在整个比赛进程中,国奥队主力阵容一直摇摆不定,但变化明显缺乏针对性,临场指挥也欠缺点睛之笔。这些都很自然地影响了球队正常发挥水平。 国奥之惑:情报工作落后 每逢大赛,情报工作的落后便成了制约国字号球队打出好成绩的瓶颈。虽然自十强赛以来,中国足协已经开始重视起情报工作,加大了情报工作收集的力度,但与我们的劲敌韩国队相比,我们的情报收集工作还远远滞后,起不到实效。 中韩首战之前,韩国队主帅金镐坤早已将中国国奥队的人员变化、技术特点等摸得一清二楚,甚至某个位置的微调和某个不知名球员的特点都尽在掌中。难怪有中国记者在采访金镐坤时对他之于中国国奥队的了解备感惊讶。沈祥福对中韩之战的阵容进行了调整,这个阵容脱生于中韩之战前上海集训的几天时间里,而与过去的主力阵容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但韩国国奥队早已迅速捕捉到了这些变化,金镐坤主教练也马上对球队进行了战术部署。因此,在中韩首战中,韩国队几乎抑制了中国队的进攻套路,下半时又及时地进行了战术调整,从而赢得了比赛的胜利。 在十二强赛的后期,沈祥福已经意识到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并承认韩国国奥队对中国国奥队的了解要远远强于自己对他们的了解。事实上,日本和韩国足球的水平能够始终位列亚洲之首,除了自身努力之外,对其他强队的谍报工作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他们对对手情报的监测已经从成年队逐渐转向青年队和少年队,难怪中国国奥队一丝一毫的变化都会为韩国队所掌握。而在这方面,我们的工作显然不够,我们对对手的了解也仅仅是看一两场比赛,从技术统计和技术分析下手,然后拿出对策和作战方案。而韩国队却几乎能了解到中国国奥队每天训练的内容和细节、人员变化、新球员的特点,这种动态的监测无疑要强过蜻蜓点水式的“偷窥”。 十二强赛开战之前,尽管我们认为韩伊实力强过我们(事实上我们从没意识到韩国队的实力会如此强大),但我们对对手的了解也仅停留在看过一两场比赛的层次之上,从来没有把握这些球队的发展脉络,把对手的情况始终捏在自己的手心上。“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外国人都在学孙子兵法,我们却从来没有抓到其中的本质。 在情报收集方面,教练员的知识水平和素质也是一个关键。教练员不仅要了解本队的情况,也应该运用自己的知识去主动了解对手。但在中国,很少有教练员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本版撰文本报记者孟洪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