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白金何以褪色--写在国奥使命结束之际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5月13日09:42 北京日报 | |||||||||
本报记者高炜 昨晚,中国国奥队与马来西亚队在吉隆坡为亚洲区12强赛A组的争夺划上句号,噩梦般的冲奥历程终于走到尽头。同时,组队长达4年多之久的沈家军历史使命就此终结。 作为国奥队前身的国青队自2000年组建之后就担负着冲击4年之后的奥运会的重任,
2001年是沈家军的黄金年头,球队先是在年初的香港四国赛上战绩颇佳,随后,国青队在6月的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上成功打进第2轮,并以1比2惜败后来获得冠军的东道主阿根廷队,尽管球队没有闯进八强,但国青队凭借顽强拼搏的斗志和充满激情的球风赢得了一致首肯。 国奥队的成长路线可以被描述为近似弧线的轨迹,就在人们期待球队大有作为的时候,这支队伍却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了下坡路,先是在200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未能获得奖牌,然后在2002年5月的土伦杯赛中小组赛被淘汰,随后又在韩国釜山亚运会上功亏一篑,沈祥福的执教能力也因此受到首次质疑,由于足协的力保,他才得以继续待在主教练的位置上。 2003年以来,国奥队为备战与叙利亚队的奥运会预选赛而厉兵秣马,并在4月和8月组织了两次长期的封闭集训,但是,主客场的表现不佳和预选赛涉险过关的局面让人们开始怀疑长期集训的效果,中国足球曾饱受“三集中”制的苦恼,这一传统观念引发的弊端,随着职业化联赛的开展而大为改善,但在国家级球队中仍然大行其道。对于这种老一套的苦练模式,人们忍不住质疑,它到底在未来的12强赛中能发挥多大的效用? 为备战12强赛,国奥队更是从去年年底就开始集中,毛家湾、西班牙海滩、桂林和上海,都留下了球队“魔鬼训练”的足迹,直到临战前的汉城,足协更是向球队提出了“从严治队、从狠治队、大胆要求、严格管理”的16字要求。令人窒息的氛围、决策者近似赌博般的心态以及不具针对性的备战,都使得球队在未出师之际就昭示出结苦果的趋势,首战输给韩国队并非偶然,主场战胜伊朗队也不属于脱胎换骨。 从2000年1月直到2004年5月,沈家军历时4年有余,教练与球员在一起集训的时间超过两年,征战各种比赛上百场,各方为球队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是不计其数,这些都创造了国字号球队之最,但这支国奥队却成为十几年来最早结束历史使命的球队之一。有关方面在“出线足球”的指导思想下,对各级国家队不惜血本地豪赌,其结果往往是血本无归,国奥队无疑是这种思路下的又一牺牲品。 现实情况表明,在职业足球联赛体制基本建立起来之后,中国足球的决策者需要转变思路,并逐渐形成和提高相应的职业化意识,运用职业化的操作手法和运行模式,大刀阔斧地革除中国足坛的诸多弊端,扭转各级联赛趋于贬值的势头,并在国家队的管理体制上拿出更为科学的手段等等。 痛定思痛!中国足球在国字号球队兵败之际,需要的不是空喊口号和故作姿态,而应在深刻反思之后拿出实际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