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韧、忍耐是成功之本 亚洲杯抽签之联想(图)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1月15日14:19 新民晚报 | |||
熟悉足球的人都知道,这四位是典型的技术型球员。在如今大谈技术型足球是否过时的时候,缘何让这四位参加抽签,不管是巧合还是其他的原因,这至少证明了一点:是美的东西,人们总会记起。他们是中国足球历经的几个时代的杰出代表。在他们的足球生涯中,创造了很多的精彩镜头。不管是看球的还是踢球的,也许会忘掉某一场比赛的胜负得失,但是他们绝少忘掉某些精彩的瞬间。因为人所能记住的,往往是某个极具行为艺术美感的画面,是时间、灵感、技术的完美结合。 关于足球发展的争论从来没有中断过。今天说南美技术足球完美,明天说欧洲力量足球符合潮流,而到了后天,又是一个说法。中国足球起步晚,水平低,总是在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实行的是“拿来主义”。由于成功之经验像风向标一般转来转去,所以,中国足球的发展方向也是左右不定,摇来摆去。向别人学习,当然需要。但是,量体裁衣,才能合身。 中国女足世界杯失利,不少人指出,这是技术足球的没落。大家争相为女足出谋划策,强调较多的是苦练,苦练,因为只有苦练才有身体,有了身体才能与欧美强队对抗。大家应该没有忘记,朝鲜队的训练是出了名的苦,天不亮就去爬山,一天好几练。但是,她们走了多远?世界杯小组赛上,一胜二负早早结束使命打包回家了。最终赢得冠军的德国队,是一支以技术见长的欧洲球队,身体并不是她们的优势。和前几届相比,她们进步的地方,是在她们的技术能力和整体能力上。 陈成达,新中国第一代的足球元老,曾经是中国足协资深的技术官员,也深为足球的现状感到担忧,“身体是基础,但不是全部,我们缺的主要不是身体上的不足,而是技术合理运用能力的不足,缺乏有个性的,有不同特点的球员……” “欧洲足球发展了这么多年,为什么在那些顶级球队当中,还是南美球员在前面冲锋,而往往出彩的,又总是他们?因为他们有技术,有创造性,这是足球比赛的灵魂所在!” 望着彩排舞台上,不停翻滚的武术小选手,记者突生感慨:对于中国足球,不是讨论应该跑多少圈,增多少体能,该如何刻苦的问题。而是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发挥我们天生的灵巧、敏捷。对技术能力的细腻领悟,去扬长避短。即使我们花再多的力气,吃再多的黄油面包,在身体上也无法与欧洲人抗衡。当年霍元甲战胜人高马大的洋人,靠的不是身体,而是技巧。我们先天的民族精神,坚韧、忍耐,使得中国运动员拥有了比西方运动员更多的掌握技能所需要的时间和精力。这是我们的财富,这是我们的灵魂,这是我们的成功之本。 记者孙雯(本报重庆今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