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重整男排待新生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2月01日10:07 北京日报 | |
———中国男排三大问题分析 男排世界杯赛昨天在日本闭幕。巴西、意大利、塞黑3队夺得前3名,直接获得2004年雅典奥运会入场券。中国队以3比1击败非洲冠军突尼斯队后,以2胜9负的成绩在12支参赛队中名列第10。 在中国女排重返世界排坛之巅的时刻,中国男排却徘徊在低谷,不仅不敌欧美强队,甚至以1比3和0比3分别败给了日本队和韩国队。中国男排的问题究竟出在哪? 二传问题不少主力阵容不定 中国男排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一个稳定的主力阵容,总是变阵的重要原因就是二传有问题。中加之战,二传手何炯的传球路线过分暴露,使中国队陷于被动,可换上的另一名二传手李春是“一招鲜”,他以二号位的背传为主,稳定性较差且同样缺乏变化。加拿大队的莫瑞就直言不讳地说:“后两局我们已经摸清了中国队的进攻路线,变化很少,就是左一个、右一个,拦网容易多了。” 二传手的作用是组织进攻,是场上的核心。现在中国男排年轻选手多,二传手稳不住,就可能一乱到底,更换二传手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不仅要换配套的战术,还波及其他位置选手的配备。中国男排用李春打主力时,主攻手施海荣的平拉开就无法施展,只能换上替补队员胡松;同样,副攻手崔晓栋的平快球也难以发挥,只能用李杭的近体快球和李春配合。在随后的几场比赛中,两名二传手轮番出场,中国队也总是两套阵容换来换去。 基本功力不够快攻优势不再 中国队负于委内瑞拉队后,排管中心副主任高沈阳一句话道出了问题:基本功太差! 只以发球为例,几位队员只会发上手飘球,这种“菜球”很容易让对方组织起强有力的一攻,可就是这样的发球,他们还经常失误。据仪器检测,国外优秀选手发球的球速达到了每秒33米,而中国队员只有15到16米。中国队在每场比赛中还会出现多次持球、触网、过线等低级错误。 当今世界,欧美球队在打法上早已融入了亚洲的快变战术,他们的快攻比亚洲球队更快。本来中国队的三号位快攻是强项,但在这次世界杯赛上,由于副攻不强,即使在一传到位的情况下,中国队也很难展开快攻战术,为数不多的几次快攻还大多由于线路暴露、力量不足、速度不快,不是被拦死,就是被对手抓住机会反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男排得分主要在强攻,而这正是欧美球队擅长的,这岂不是以己之短,碰敌之长吗? 大赛经验不足心态调整不好 在中国男排主力队员中,有5人是1980年后出生的,中国队在世界杯12支参赛队伍中平均年龄最小,明显缺乏国际大赛经验。欧美强队每年要参加五六十场国际比赛,而亚洲球队每年还打不了30场国际比赛,中国男排更是可怜,今年参加国际大赛仅有16场。缺乏大赛经验让年轻队员打球时底气不足,心态不稳又导致在场上遇强则弱、遇弱不强。与委内瑞拉队的比赛是中国男排准备最充分的一场比赛,看录像、开准备会、针对性训练、找队员谈心……主教练邸安和“就怕他们的心态出问题”,但问题偏偏就出来了,关键时刻屡打“哑炮”,思想上开一个小差就可能丢掉2、3分。要知道,在这样的国际大赛上,每一分都要精打细算。中国队与强队交锋,心发急来手发紧;与弱队交手,想赢怕输放不开。难怪每一场比赛都打得相当艰难。 中国队暴露出问题不是坏事,当务之急是充分吸取教训,加强基本功训练和队员各自薄弱环节的训练,提高技战术水平,解决心理问题,争取在明年5月的奥运选拔赛上表现得好一点。 实习记者吴睿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