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爱观看北京国际马拉松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0月17日18:31 新浪体育 | |
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马拉松一成功举办了二十二届,成为具有极具影响力的重要国际赛事之一。我已经深深被这一精彩赛事所吸引,连续看了二十二届,要么到现场观战,要么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只要在家看,便早早做好准备,备好水和椅子,只等一声枪令,直至赛事结束。金秋的北京十月即将迎来二十三届马拉松赛,我是当然更不会放过,因为今年的赛事互动节目多,闪点多。组织者出了不少“新招儿”,是比赛更具有经济性和观赏性。 我是个“文娱体育迷”,“文娱迷”抛开且不谈,只说说“体育迷”。要说马拉松,还得从六十年代跑步谈起。大概与客观条件有关,因单位位于远郊区,每周只能回城一次,所以有较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那时候我是一名团总支文体委员,负责一个小基层三百人的文体活动,有不少同志象我提建议,组织一个长跑小分队,我把大家的意见反映到团总支部,并得到组织的支持,于是长跑小分队成立了。 几十人的队伍也不算小了。晨练不做硬性规定,自由活动,但就象有规定似的整齐。其他单位的跑步者也纷纷加入,沿途上形成了漫长的长跑大军,场面还真挺壮观。同时也为那个偏僻的山村增添了一些青春活力。 九八年我退休了,一天下来光看电视太单调了。没有了活动好像缺少了很多生活情趣。于是我开始尝试别的运动方式,先是跳了一年左右的中老年交谊舞,最后还是想练跑步。于是家附近的公园便成为我锻炼得好去处。运动鞋、袜买了一双又一双,运动衣也卖了几身,尤其是穿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的短袖背心,人家会以为我是个马拉松运动员,参加过“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呢!喜欢跑步的晨练者,相同我比试高低也不足为怪。他们有的要跟随在我身旁或尾随其后;有的要不尾随一段便冲过去象是“领跑”,一般情况下,我对这些他们举动并不在意,因为我有我的既定方针:每次绕湖跑六圈,大约六千米,用时四十分钟左右。这样的标准当然不可能是一名“马拉松运动员”。不过也有些时候表现出一种不甘示弱的劲头,根据情况加快节奏,不至于被“领跑者”落的太远。不然我也对不起那件“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的背心呀! 提起那件“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的背心是我在北京工作的女儿,一次去看马拉松赛得到的纪念品。 全民健身活动增加了生活乐趣,忘却了烦恼,促进了身心健康,让人越活越年轻。 现场观看马拉松斯赛有一定的局限性,观看电视直播则能了解赛事全过程,不仅能看到激烈的比赛场面,还能在荧屏前欣赏北京的高楼新姿,平坦宽阔的道路,绿茵草坪与舞动的人群,这一切交织起来,让你目不暇接。真是异彩纷呈,让人不禁感叹:祖国真美、北京真美!我们为祖国而自豪,为北京而自豪。 北京国际马拉松赛除了吸引许多国际著名选手参赛外,更有备受关注的“马家军”参赛。作为中国人,我多么希望在今后的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上会出现更多象“马家军”一样的健儿为国争光啊! 我期待二十三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北京2008年奥运会马拉松赛上,中国运动员能在我们的“家门口”为祖国争光!(王福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