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北京国际马拉松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0月17日18:24 新浪体育 | |
我喜欢运动,长跑是我从小就参加的项目,这是父亲带领我开始的,他也许是担心我小时候得病落下的冬天咳嗽的毛病,才带我跑步的。 我小学的时候,父亲总在清晨叫我起来晨练,我不情愿的起床,跟在他后面在清冷的街道上跑步;中学的时候,早晨我自己已养成习惯起来跑步了,为了准备每年一次的学校冬季越野赛,我会在昏暗的路灯下,在寒风中不断奔跑。伴随着旭日的一天天升起,我如父亲 我在北京学习、工作的十多年时间中,每年当我听到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事的消息时,我的心都会为之一动,有时间的话,我会在沿途观看比赛,我会为运动员加油助威,看到他们矫健的身影,我也有些跃跃欲试,可看到一些运动员一脸痛苦的表情还坚持向前跑着,我敬佩他们顽强的毅力,也使我感到41公里的距离是多么漫长和艰难,马拉松离我这个普通人似乎太遥远了。 今年3月份我来到一个组织自助、户外活动的网站“绿野”,发现了一些喜跑欢步的朋友,他们参加了北京春季马拉松长跑(10公里),领队“美朵”还提出相约秋季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的倡议。他们在西山上跑步,从八大处到香山,感受着山中清新的空气;他们到后海边跑步,体味着北京少有的江南水乡的气息。他们最终选择了玉渊潭公园作为跑步场所,这里地方大,绕园一圈约有4.5公里,这里有很大的湖面、有很多树木,草地,很适合跑步。我喜欢跑步,更喜欢他们这种跑步方式,也许相约马拉松的目标还是有些模糊,但我对他们的活动很感兴趣,我加入到他们中间。 4月19日我第一次参加了美朵跑步队的活动,傍晚我来到玉渊潭公园,美朵热情的欢迎我参加跑步活动,介绍大家和我认识,有些人已经先到了,他们在草地上放风筝、玩飞盘、打牌、聊天。6点钟我们要开始跑步了,有人留下来照看衣物,其余的人做好准备活动,按照适合自己的速度开始跑步了,我们沿着玉渊潭湖边,昆玉河边,在树林、花丛旁奔跑,我们从傍晚跑到华灯初上,昆玉河水上、岸边灯火已交相辉映了,我们的跑步才结束,最后大家还一起去吃饭,聊天。 没想到就在我第一次参加跑步活动之后,北京“非典”疫情急转直下,情况非常紧张,我们跑步队不能在一起吃饭了,但我们还可以跑步,有人提出北京公园休闲跑的提议,大家一致相应,我们在北海白塔下、在圆明园遗址旁跑步,我们在龙潭湖边,在陶然亭畔奔跑。我边跑边欣赏着沿途的树木、绿地、花丛和亭台楼阁,我还看到了、在其间活动、嬉戏、欢笑的男女老少,据说在“非典”期间及以后的日子里,北京市民去公园参加户外活动的人数有明显增加,这也许正反映了北京普通市民对待“非典”的积极心态。 我喜欢跑步,喜欢在公园、在大自然中跑步,喜欢边跑边欣赏那美景。我喜欢跑步后感受着凉爽的晚风,品尝着冰镇的饮料,坐在草地上和朋友聊天,体会着运动后身体的舒展和快慰。我深切感受到了跑步给我带来的乐趣。 为了能参加秋季的北京马拉松,跑步队不能只是休闲跑了,领队美朵制定了训练计划,我们开始逐渐加长跑步的距离,有人感到身体的不适,许多人的膝盖开始痛了,大家查资料,请教有经验的人士,交流跑步体会,我们从步伐、呼吸、到跑鞋、饮食等各方面讨论如何能循序渐进的增强耐力,提高成绩,又不损伤身体。我的大腿、膝盖、脚也经受了疼痛的磨练,在玉渊潭公园,我从一圈、二圈,最后能跑到五圈了(20公里),每一个新的距离都是我一生中跑出的最长的距离,我为自己的进步感到欣喜,相约马拉松的目标也越来越清晰了。我在心中不断的对自己说,我可以跑马拉松,经过训练我能够跑马拉松的。今年我已经是30岁的人了,本来在运动方面也许要退步了,没想到我会有新的开始。马拉松使我重新认识了自我,也许在人生的道路上我还可以有许多新的开始,只要去尝试,去努力,我也许可以实现许多以前自己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 从七月开始,我参加了一个软件开发项目,被封闭到上地软件园,每天晚上都要加班,每周只有周三、周六晚上,周日白天休息,我不能参加跑步队的活动了,我只能抽空在上地自己跑了,我只能通过网络与跑步队的伙伴们分享跑步的感受和体会。根据自身的情况,我最终只报了今年北京马拉松的半程项目。 我曾经向我一个当体育老师的同学请教有关长跑的问题,他建议我不要参加这样枯燥的运动,打打羽毛球、网球是更好的选择。我只能对他说打球是很好的运动,比跑步也有趣,有机会我会参与的,但现在我喜欢长跑,他给我带来了乐趣和一种精神,我想参加马拉松,这是我的选择。今年我将首次相约北京马拉松,相信明年我会再赴这一约会,去完成自己马拉松的梦想。(溪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