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转会?女足--足协上海峰会的“大话版”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6月27日05:33 中国青年报 | ||
3天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3天可以是里程碑式的,也可以是极其平庸的。当媒体频频出现中超、转会、女足这些焦点字样后,当阎世铎、张吉龙、杨一民、薛立频繁在上海滩亮相后,可以想见,对中国足球来说,这绝对不会是平凡的3天。但面对声势浩大的老总峰会,面对接二连三的豪言壮语,还是使人感到新意不足,而其中的“不平凡”似乎更多地体现在场面和规格上。 有钱,还得会赚钱 在甲级俱乐部老总峰会上,针对一些弱势俱乐部提出的延缓中超或者降低中超标准的建议,中国足协专职副主席阎世铎坚决地表示,绝不会降低标准。他说:“尽管明年的中超暂定有12支队伍参加,但我们的标准绝对不会降低,大家不要再就这个问题讨论下去,没什么意思。既然我们已经一起制定了标准,当然就要严格执行,不要再抱怨或者心存侥幸,玩不起的请离开,到了明年有几支算几支。”而在足协不久前进行的摸底测评中,山东鲁能俱乐部各项指标均达标,且总分达到各俱乐部之首,中远、申花、实德也得到了表扬,但也有一些俱乐部与标准相距甚远。 点评:阎“掌门”是中国足球眼下名副其实的“老大”。尽管这位“老大”很少戴墨镜,很少穿大氅,只是偶尔坐一坐俱乐部的劳斯莱斯,但他说出来的话却绝对有“老大”的气派、“老大”的作用。“玩不起的请离开”,在俱乐部命系中超的关键时刻,“老大”的这句话绝不是玩笑话,恰如一盆冷水浇灭了一些俱乐部心里的侥幸之火。 法不责众,在中国足坛早已不是什么陌生的词。正是因为长年养成的习惯,一些没钱、没地,甚至连个固定主儿都没有的俱乐部,照样雄心勃勃地冲击中超。由于中超名额一路攀升至12支球队,仅比现有的甲A少两支球队,难免给人以中超约等于甲A替代品的感觉。此番“掌门”端出了有钱有地有梯队有足校的鲁能俱乐部作为样板,并放话宁缺勿滥、绝不降标,总算让我们对中超的疑虑之心放下了一半。 至于另一半心为何放不下,还是在“掌门”的这番宣言上。很显然,进中超的一定要是有钱的,肯花钱的,却不一定是能赚钱的。中国足坛现有俱乐部没有一家能够作到收支平衡,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而那些肯大把花钱、且钞票取之不竭的俱乐部,要么是财力雄厚的国有企业,要么是把足球运动当作登广告的载体。这种“砸钱”行动与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化、市场化,并不是一回事儿。更何况有些国有企业“玩”起足球来花钱如流水,说白了还是因为钱不是他自己的。 “玩”中超一定得有钱,但真正的职业化中超一定得会赚钱。所以说,中超商务开发的意义,比给中超设门槛更为深远和重要。 有改革,还得有规划 在中国足协刚刚出台的转会规定中,国际上通用的自由转会将代替现行的摘牌制。不过,足协对此次实行的自由转会依然有所限制,其名额将从今年的1名增加为3名,25岁以上的球员才具有自由转会资格,21岁以下的球员转会必须经过俱乐部同意,且不计入转会名额。同时足协为防止大俱乐部的垄断,提出拥有3名或3名以上国家队球员的俱乐部,不能再转入国家队球员,任何俱乐部同一年转入国脚的人数不能超过两名。此外,今年各俱乐部注册外援人数为4名,但从明年开始将减少为3名。 点评:改革一直是中国足球的主旋律,而具有中国特色也一直是中国足球改革必不可少的前缀,这次也不例外。 中国足协对引进国脚的限制,对买入外援的限制,出发点是好的。前者是为了避免豪门俱乐部的出现,后者是为了给中国球员多点就业机会。但凡改革,都会有受益者与受害者,关键是改革的目的要明确。中国足球的改革是为了通过职业化足球的发展,来提高中国足球的竞技水平,绝对不是为了搞平衡或者解决个把球员的就业。 或许限制国脚人数,会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各个俱乐部的实力,但缔造绿茵豪门本身就是职业化足球的一部分。就像德甲如果没有拜仁,英超如果没有曼联、阿森纳,西甲如果没有皇马,意甲如果没有尤文图斯、米兰双雄,这些联赛又怎么能够成为吸引世人目光的超级联赛。甲 A或者中超虽说与上述联赛无法相提并论,但中国足球同样需要自己的“豪门”,需要能够在亚洲赛场上挣分的球队。更何况“取缔豪门”、搞平衡,与提高中国足球水平间并没有必然联系。一花独放不是春,但指望用减少这枝花供给的方法来形成“满园春色”,这样的春色只能是假象。至于减少外援人数,更是与职业化足球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不太相符。 改革的效果不会是立竿见影的,但任何改革都要有长远的规划。想起一出是一出,拆东墙补西墙,到头来中国特色倒是一大堆,但职业化却还是假的。 有志气,还得重实际 在上海举行的中国足球工作会议上,中国足协专职副主席张吉龙表示,中国女足今年的目标就是在世界杯赛上保二争一,力争夺冠;而男足明年亚洲杯赛的目标是打进前四。张吉龙说:“在2003年女足世界杯比赛上,中国队不管主场也好,客场也好,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广大球迷应该清楚。任何一支体育队伍,最高的境界就是要拿到冠军,这是毫无疑问的。” 点评:中国足协在给男足定目标的问题上素来谨慎,尤其懂得“吃一堑,长一智”的道理。在韩日世界杯赛上一球未进后,足协前不久将在世界杯赛上打进一球,写进了十年规划中。面对明年的亚洲杯赛,中国足协同样不敢怠慢,提出了进四强的目标。如此切合实际的态度,不仅减轻了阿里·哈恩和国脚们的压力,亦让球迷的期望值稍稍降低。 但在女足的问题上,中国足协似乎颇有志气。别看亚洲杯冠军没拿着,但足协还是把目标瞄准了今年的女足世界杯冠军。用高标准、严要求来对待一支训练刻苦且极为自律的队伍,这是中国体坛的传统。但问题是,中国女足早已今非昔比,她们的整体实力与巅峰时期根本无法相比,靠这样一支老将水平下滑、新人尚未成熟的球队来实现夺冠大业,实在是勉为其难。好在大多数球迷、媒体对于中国女足的现状已经有了基本了解,我们会正视足协的勇气,却也会给女足提出自己的目标,即套用足协以往对待男足的态度,那就是可以输球,不可输人。 男女有别,严律巾帼宽待须眉,这似乎是中国足坛的传统。但任何目标都得有实践基础,如果离题太远,那球迷也只能当是个笑话或者一句不太靠谱的大话。 (记者/曹竞)(来源:中国青年报)
两性学堂--关注两性健康 学习两性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