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普乔格“破2”毫无意义 他跑了个假马拉松?

基普乔格“破2”毫无意义 他跑了个假马拉松?
2019年10月17日 10:48 体育综合
资料图。 资料图。

  还记得今年5月本号发表的《基普乔格牛在哪里?他仍有一块明显短板》么?

  文章前半部分详细解释,基普乔格到底有多伟大;后半部分引用美国著名马拉松评论员托尼·瑞维斯(Toni Reavis)的观点,对这位“独孤求败”提出一点疑问,也可以说是挑战:

  “在他12场马拉松的生涯中,基普乔格跑过四次伦敦、四次柏林和2014芝加哥。2014鹿特丹,是他的另一场非大满贯比赛(这些均以赛道平坦著称)。

  史册正在等着基普乔格在纽约和波士顿的全力一试,这两个都是没兔子却有坡的大满贯。而他尚未比过的另一个大满贯东京,不过是又一个平坦、有兔子的比赛。

  在基普乔格成功“破2”和科斯盖大破女子世界纪录的这个“疯狂周末”之后,这位老兄又发表一篇评论,引来《Runner‘s World》杂志资深马拉松编辑皮特·甘巴契尼(Peter Gambaccini)跟贴以下两段留言:

  相比维也纳发生的事(即INEOS 1:59挑战),基普乔格和贝克勒在‘真正的’马拉松中跑出的2小时01分,更加让我佩服(impressed)。

  “马拉松竞技本应涉及决策,而上周末基普乔格几乎不需要动什么脑筋。我乐见其独自戮力完成挑战,我想我们也应该为精英跑步得到的非专业媒体报道,创下自博尔特时代以来的新高而心存感激。不过,像维也纳这样的奢靡大戏来一出足矣,再多就毫无意义,不是么?

  对此瑞维斯专门撰文回复,这次他倒是替“乔老爷”说话。笔者觉得读来有趣,便顺手将它译出,与大家分享:

  皮特:

  除了波士顿、纽约,以及程度弱一些的洛杉矶和檀香山(它们不邀请那么多顶尖选手)之外,现在难道还有其他任何“真正的”马拉松残存么?

  迪拜、伦敦、东京、芝加哥和柏林这些产生当今大多数超快成绩的比赛,都因为设置兔子,消除了可能产生的所有疑问。

  在这些比赛中,唯一的问题是:“你能不能那样做?”(有力气跟上)而不是“你该不该那样做?”或者“如果他加速走了,我是否也该跟上?

  在芝加哥不用兔子、冠军成绩从2:04、2:05滑坡到2:09、2:11的那几年,这一点尤为明显。

  梅布·柯弗雷兹基(Meb Keflezighi)是个马拉松策略大师,他的2009年纽马桂冠兼2014年波马桂冠,甚至2004年雅典奥运会银牌,都是策略运用的结果。

  不过在雅典,他也作了个错误决定:在35公里没跟上意大利人巴尔蒂尼(Stefano Baldini),因为回想起2002年自己在纽约首马跑崩的教训。

  当终点在望时,他意识自己的油箱里还有燃料,却已经追不上力气耗尽的巴尔蒂尼。要不是作了那个错误决定,金牌本来很可能是他的。

  正是这种问题——“上,还是不上?”(go, or not go?),决定一场比赛是否算“真正的”马拉松。

  回顾下历史

  那么,上一次在没有兔子的情况下创造的世界纪录,是啥时候的事了?查查维基百科《马拉松世界纪录演进名单》,你就会知道追溯起来还是蛮头大的。

  我知道在1985年芝马,史蒂夫·琼斯(Steve Jones)两公里刚过就甩掉领跑员。但由于他们仍在赛道上,因此比赛仍算是有兔子的。

  此前四年,阿尔贝托·萨拉扎尔(Alberto Salazar)在1981年纽马跑出2:08:13,却不被承认为世界纪录,因为后来经重新测量发现,赛道短少149米。

  1974年1月在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举行的英联邦运动会,伊恩·汤普森(Ian Thompson)以2:09:12夺冠。然而这一成绩只被路跑比赛统计师协会(ARRS)承认,IAAF却不买账。

  你瞧,够麻烦的吧?

  1969年5月,澳大利亚人德雷克·克雷顿(Derek Clayton)在比利时安特卫普跑出传奇性的2:08:34——在一条只被使用一次(为庆祝一条新高速公路的开通)的赛道上。

  这一赛道当时就被怀疑距离不足,后来也一直疑云笼罩;而且由于道路改造,无法重新测量。尽管如此,克雷顿的成绩仍被国际田联承认为世界纪录。

  如果我们接受这一前提:在压力下作出决定,是纯粹竞技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我们在有兔子比赛创造的世界纪录之外,也应当承认另一套没有兔子比赛的马拉松世界纪录。

  问题是,我们仍在争论不休,到底应该把基普乔格在维也纳跑的1:59:40摆在什么位置?况且我们已经有如此多的纪录种类——环形赛道和点对点的;纯女子比赛和混合性别的,咱们真的还需要再多一个类别,来把公众和自己弄糊涂么?

  元芳你怎么看:基普乔格的维也纳1:59 vs。 他和贝克勒的柏林2:01,您觉得哪个更有意义?

  (跑步故事 洪立)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榜

体育视频

精彩图集

秒拍精选

新浪扶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