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亚洲国家 为什么日本马拉松水平如此之高?

同样是亚洲国家 为什么日本马拉松水平如此之高?
2019年07月15日 10:54 体育综合
资料图。 资料图。

  不像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日本并不是被普遍认为的跑步强国,并没有相比于其他长跑强国先天的人种优势,那么,同样是来自亚洲国家,日本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呢?

  “超变态”的跑量积累

  提高跑步里程、加大跑量是日本选手最基本的训练方式。个别精英运动员的周跑量有时会超过320公里。比如两次奥运会奖牌获得者有森裕子回忆备战奥运期间,她曾一天跑两个20公里计时,上午一个,下午一个,然后第二天再跑一个50公里的长距离。

  伴随着超大的跑量,运动员们有时会尽可能放松的小跑或步行,为的是联系在疲倦的状态下完成更长的距离。大部分人不可能达到每周320公里或每月1000公里的跑量,但加大跑量训练能让你跑更远的距离而不至于筋疲力尽。

  “超变态”的刻苦训练

  日本很多马拉松选手的训练条件还不及西方运动员的一半,他们也没有优秀的身体基因,但是这丝毫没有阻碍日本人称为马拉松项目的佼佼者。2007年马拉松世锦赛的开赛时间是在清晨,为了适应这一开赛时间,一名日本教练命令运动员们连续20天在凌晨4点吃早饭。

  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日本运动员更习惯在1.6公里的线路上循环跑出长距离,甚至是400米的跑道上。这是对精神极好的磨练,同时也是对配速掌控力的提升。

  “超新颖”的训练模式

  日本的马拉松训练模式一直在创新,这也是为何日本马拉松水平一直能够保持在世界前列的主要原因。早在70年代末期,针对非洲选手在马拉松比赛中的不可战胜性,日本率先提出“大运动量”的训练模式,通过有氧耐力弥补先天不足,并且率先提出“高频率、快节奏”适合亚洲人的经济性跑法。

  而近几年随着世界马拉松运动的快速发展,日本人意识到单纯有氧耐力强还不够,提高运动员的中距离跑能力也很重要。所以,不再满足闷着头自己琢磨训练方法,开始不断地输送优秀的教练员、运动员到国外学习、交流。

  “超热情”的全民马拉松

  日本的跑步文化根深蒂固,处都是爱好跑步者,跑步热潮已持续了将近40年。2015年日本的马拉松完赛人数近56万,是世界人数最多的。在日本民众对马拉松的热爱是发自肺腑的,无论政府还是赛事公司举办一场马拉松比赛首先想到的是怎样为运动员提供更好的服务,永远将跑者的利益放在首位,一些日本企业也在想法设法为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提供资助。

  这种注重情怀、目光长远、愿意奉献的做事态度,不仅让日本的马拉松水平一直保持在世界前列,也让日本的马拉松赛事之一“东京马拉松赛”短时间内便步入世界六大满贯行列,而日本生产的跑步运动产品之一:亚瑟士鞋的销量和影响力早已超过耐克、阿迪达斯等知名品牌荣登世界第一。

  “超坚定”的毅力和努力

  对于马拉松这个项目来说,选手们拥有坚定的毅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日本,不仅是马拉松选手,所有人从小接受的教育中就比较注重意志品质的培养。意志品质也克服了日本马拉松选手与非洲运动员相比的先天身体劣势。

  日本人认为,天赋或许有限,但努力是无限的,辛勤的努力可以克服先天不足。2017年的日本京都全国都道府县女子道路接力赛,突下暴雪,直播画面都看不清楚了,比赛依然继续进行。

  (智慧跑步)

马拉松日本跑步

推荐阅读

阅读排行榜

体育视频

精彩图集

秒拍精选

新浪扶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