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 燃过我们的上海马拉松

2017年11月07日11:17 新浪综合
资料图。

  对我而言,上海马拉松是大家口中“家门口的马拉松”,但从2012年至今,我只跑过一次半马,一次全马。这倒不完全是因为上马名额难中签,我近几年甚至没有报名抽签。

  认同“喜欢是放纵,爱是克制”的道理,所以对于深爱的比赛,我不会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去跑。重复只会带来倦怠,而逐渐抹杀最初留在心中的美好。对于上马,我每年总是希望自己参与的方式有一些新鲜感,有一些不同的体验和角度。

  对我而言,上海马拉松又不止是“家门口的马拉松”而已,她也是我的第一个半程马拉松,而此后的几十个马拉松,正是从2012年底的那一场上马开始的。

  2012年的上马,也是耐克赞助的第一届上马。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赞助上马多年的东丽和美津浓被从赞助商行列中踢了出去。关于此前东丽时代的上马究竟有多好,也只能成为一些老跑者们口中被传颂的传说了。

  耐克匆匆上马,却也毫无尴尬,凭着自己在创意和设计上的优势,给上海马拉松的基因中添加了洋气和国际化的部分,使之更符合上海这座城市应有的气质。

  “上海只向前”、“上海不是原地踏步的人建起来的”这些本地化的口号,在比赛前后,给无数成长在这个城市、生活在这个城市、来到这个城市的人,都带来了直击内心的触动。

  那时,我就开始意识到,城市马拉松中“城市”的角色绝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配角,什么样的城市,就会孕育出什么样风格的城市马拉松。

  那一年,从夏天开始到冬天,我一直在备战我的第一个半马。夏天的夜里,我常常半夜11点到家,换上衣服去跑步,跑到12点过后。那时住在离世博展览馆不远,如果拉长距离就会先向东跑到南浦大桥,再折回跑到徐汇滨江,也就是当年世博会期间浦西各场馆的所在区域。

  那时候的徐汇滨江远没有如今那么热闹,但我仍然偶尔可以看到苦练滑板的少年,跑完后再去24小时守候的全家便利店买一瓶运动饮料。那一刻,我总是感动而满足,为我们这些在众人昏睡时仍然清醒的人,为我们这些幸运地独享深夜宁静的人。

  我带着充分备战的成果站在了上马的起跑线上。当年的上马报名自然是非常容易,而同事们也因为身边竟然有一个“活的”马拉松跑者而兴奋,甚至自发地去终点迎接我。

  我几乎不记得整个比赛的过程,只记得跑过外滩、淮海路的时候,觉得很不可思议,竟然可以这样肆无忌惮地跑在马路中间;只记得一起报名的另一个同事跑过公司附近的时候,竟然直接去公司开车回家了;还记得临近终点时,找到了我的同事举着的手画的加油牌,而她却只顾着看女子冠军冲线;还记得帮我加油的同事在比赛后就拉着我一起去买跑鞋,声称也要开始跑步。

  我的第一个半马,印象模糊,却尽是美好。

  2013年,我开始进入我疯狂的“马拉松元年”,不仅从半马选手晋级为全马选手,并且无法自控地报名参加了一个又一个马拉松。当2013年年底,我以美津浓兔子的身份参加了上海马拉松的时候,这已经是我的第六个全马了。这是我第一次跑上马全程,却也是最后一次。

  在经历了3月重庆马拉松10公里就开始没有水,和10月北京马拉松30多公里不得不从地上捡人家喝过的运动饮料之后,上马精致的服务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把她摆在国内赛事“神坛”的位置。

  这一年,Nike以一句深入人心的口号“跑了就懂”,在上马前后以海报、广告片等各种方式激励着全城跑者。不仅如此,这句话还彻底解决了跑者们在面对一些无聊问题的尴尬。“你跑这么长时间不累吗?”“你跑步的时候在想什么样?”你都可以一笑置之:“跑了就懂”。

  这一年,跑步和马拉松的热潮开始在全国一线城市大规模爆发。这一年夏天的晚上,我开始在上海街头能轻易看到一个个跑者的身影了,夜跑不再孤单,跑团也一个个地冒了出来。这一年我认识了非常多的跑者,在跑团活动中,在各大马拉松赛场上,在微博微信和各跑步网站上。我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觉得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已经在开始跑步的人,和即将开始跑步的人。

  2014年,我一共跑了14场全马和1场50公里越野赛。所以到了年底的上马,我并不在意少跑这一场比赛。这一年我成功报了名,领了参赛装备,却没有去跑。

  在跑过了东马和京都等日本马拉松之后,我对业余跑者参加马拉松比赛的意义有了全然不同的理解。既然绝大多数跑者其实根本不在意好成绩,那么为什么不让赛道变得更欢乐一些呢?

  (这一年的东马,颠覆了我对马拉松赛道的理解)

  这一年,42旅在30多公里处摆了一个“史上最强补给站”,站内准备了丰盛到令人发指的补给。有大红肠、饭团、巧克力、条头糕、牛肉干、好丽友派等等等等。我很享受看到跑友们惊讶和欢乐的表情,更喜欢听到跑者说“我盼了30公里终于盼到了热水”。对于那些赖在我们这儿不走并终于决定退赛的跑友,我虽心情复杂,却也有那么点得意。

  尽管没有跑,但这一年的上马却是我参加的最high的一次上马。我们从凌晨5点开始准备摆摊,到中午过后收摊,一想到很多人恐怕跟我跑东马时一样,第一次觉得跑马拉松原来这么好玩,就感觉自己好像干了一件大事。

  这一年另一个特殊的体验,就是我应五星体育的邀请,参与了上马的比赛直播。作为语言能力和反应速度都很差的我,天知道我哪根筋搭错了会答应这样的事情。好在主持人老师并非只关注冠军的诞生,而是更多地探讨了比赛组织,以及马拉松和城市的关系,我尚能靠着分享自己在国外赛事中的体验蒙混过关。而马拉松直播中开始关注普通跑者的视角,这样的进步也率先出现在上马的直播中。

  这一年Nike的广告与前两年相比,显得有些弱。“跑到着迷”比起“跑了就懂”的差距,不止一个马拉松。

  2015年,我在上马比赛日那天要跑雅典马拉松,但与上马并没有“完美错过”,我特意参加了第一天的马拉松展会后才走。那一年上马展会的水平,我的评价是“国内唯一真正的马拉松展会”,以及“甚至不输给六大满贯的芝加哥马拉松”。

  从2013年开始,我就非常热衷于参加上马展会,而且一定要第一天去,不仅人少,还可以获得无数有趣的赠品。参加过2013年上马展会的跑友,一定无法忘怀那一天的满足:一打12包的纸巾、一包都乐芒果干、一个Nike运动bra。。。。。。我仅记得的这些,也几倍回报于当时60元的报名费了。

  即便忘掉功利的薅羊毛行为,上马展会那些漂亮的搭建和有趣的互动,也能带给你足够的精神食粮。尤其是Nike的展区,每年都是又养眼又好玩。

  这一年Nike的上马广告战役又恢复了往年的水准,“上海拦不住”虽然多少有些重复“上海只向前”的老路,但在街上跑步,偶尔转头看到高架下的墙上出现了“上海拦不住”涂鸦,仍会有被充了电的感觉。我总觉得,即便NIke广告的创意人员不是最懂跑步的,他们也是最懂跑者心的。如同我们跑步一样,跑着跑着就会发现速度、里程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东西,真正重要的是对自己内心的觉察。

  2016年,我对跑步的感觉起了一些变化,虽然仍然参加了6场全马,但却少了一些冲动感。这或许就是所谓的“跑者蓝调”吧。与此同时,国内马拉松比赛和跑者的数量继续飙升,跑步俨然是可以跟“广场舞”相提并论的全民运动了。我每次看到那些刚刚开始入坑并陷入狂热期的跑者们,总是心生羡慕。我也曾像他们一样,脸上洋溢着幸福。然而跑步跟人生一样,你不会永远是那个不顾一切向前冲的少年,犹豫、慌张、迷失、绝望。。。。。。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每一个人都要费尽心思找到属于自己的终点,这是其中最迷人的部分。

  我仍然坚持不再跑上马,不报名抽签,也不要别人给的名额。但我同样不会缺席。

  这一年,我很享受在路边举牌给大家加油的过程。关于这一场景,我在跑一些国外马拉松,看到各种有趣标语的时候,已经设想了无数次。国内马拉松的加油文化还未成行,所以马拉松观众除了政府组织的社区团体之外,多是凑热闹的围观群众,很少有好玩的标语和互动。我借鉴了国外赛道上看到的“超级马里奥蘑菇“的创意,做了个加油牌,在路边接受着陌生和相熟的跑友们的互动,手都被拍肿了。

  这一年Nike的广告非常清淡,只是用了“上马”和“SH”做设计而已,并没有提出什么振奋人心的口号。或许品牌跟人一样,也有情绪的跌宕起伏吧。

  2017年,我同样没有报名,也并不想跑。

  而我跟上马会有新的故事吗?也不知道。

  然而我却发现,我对上海这个城市的情感,不知不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上海出生,在上海上学,在上海工作,从未离开过这个城市,却也一直跟这个城市保持着某种若即若离的距离感。以前并不喜欢这座城市所谓的繁华和喧嚣,觉得充满了俗气的尘土气息。

  而当我一次又一次真切地跑在这座城市的马路、街道、公园,一次又一次地在奔跑中看到这个城市的清晨、黄昏与夜晚,一次又一次地跑过那些夏夜里街头的烧烤摊、跑过周末早上带着孩子在公园蹒跚学步的母亲、跑过深夜在园区门口守候等待加班的人出来打车的出租车司机,这时,我才觉得自己跟这个城市无限的接近,并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心潮澎湃。并想起2012年那句“上海不是原地踏步的人建起来的“。

  - 本文结束 -

  (42旅)

标签: 马拉松上海城市

相关阅读:

加载中,请稍候...

推荐阅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