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把地球撬起来。
只要给我一个山头,我就可以开出越野赛道。
跑步的热潮从马拉松扩展至越野跑领域,但凡有一点名气的山头或景区,都有可能变成越野跑的赛场。除了越野跑本身的魅力,有别于一般旅游者的名山游览体验成为吸引参赛者最大的噱头。
五岳归来不看山,于是我们听见了超级马跑遍五岳的豪言壮语。可在第一站,绝大部分参赛者才到cp3就被组委会告知因为安全原因被强行中断比赛。
黄山归来不看岳,于是我们豪情万丈奔向黄山,想不到却经历中国越野跑史上范围最广的跑者联合维权。港百办至第六个年头,参赛人数控制在1800人以内,仍然大呼破了参赛人数纪录。而黄山百公里第一次举办,参赛人数就超越了3000人。
才断嵩山路,又闻黄山殇。
比起赛后消声匿迹的嵩山,黄山这几天可谓太热闹了。一方质疑赛事过程中各环节的安全性声称参赛选手的安全得不到该有的保障;另一方忙着道歉忙着回应还不忘指责跑友恶意传播。我想说,如果不认为自己有错,为什么要道歉;如果自己有错,岂会存在被“恶意”传播?而所谓的恶意,如果是指因改线、补给、GPS配给不足等等激发了跑友寻人集体维权的行为。那么我想说,这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最大的善意。
中国人从小就受孟母三迁的教育,讲妥协。遇到不公的待遇往往采取的方法往往是消极抵制,呼吁大家今后别去参加这个赛事。这一次,黄山赛的跑者集体维权是个令人欣喜的进步,总算有人敢于从法律的角度去对抗一个比自己强大的团体。祝跑者们好运。
越野跑赛道定线的合理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赛事的安全等级。从补给点的设置及补给份量都应该以关门时间外可能出现的情况作为标准,而赛道的收容和救援更应该进行全方面的论证。对志愿者也有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掌握一定急救知识,还需要对接下去的赛道情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以便参赛选手根据情况作出是否继续坚持比赛的合理判断。可悲的是,在国内,几乎所有的越野赛打卡点,志愿者除了计时和发放补给,对赛道接下去的路况和里程知晓不多。
在中国,玩越野跑的人几乎从马拉松转项。大多数人对越野跑赛事难度的认知仅停留在累计爬升量,朋友圈对一项赛事回复得最多的无外乎爬升是多少?事实上,累计爬升量只是衡量赛事难度的一个参考指标,窃以为,决定一项越野跑赛事难度等级的排序应该是:天气、沿线环境、海拔高度、路面类型、距离、爬升。被列为入门越野跑的港百,因为一场百年难遇的寒潮,使比赛难度提升了两个等级。
越野跑并不同于马拉松,全马成绩并不能作为衡量越野跑是否能够安全完赛的指标。
除了体能储备,还需要跑者具备一定的野外生存技能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多数越野跑的赛道设计均需要穿过无人区,一旦在这个区域内发生意外,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就算口碑一向良好的港百,因为大寒潮的突然爆发,增加了救援难度,从而造成众人被困大帽山的局面。
每一座山都有自己的性格。每一场越野都无法被复制。
安全性可能会被损害,生命的能量可能在瞬间消失殆尽。
我们热爱越野,敬畏大山,更应当尊重生命。
对于新人越野跑选手,谨慎选择成熟的越野赛事,多了解赛道的情况,最稳妥的做法是跟着有经验的老野人组团参加团队组的越野赛事;对于赛事组织者,尽可能把自己当成一个比赛中跑到最末的那个选手去制定补给及救援方案。
如此。我想,纠纷会少一些,生命存续的机会更大一些。
(新浪跑步 文/王小土)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