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友故事NO.17:刘栋旭—人生首枚马拉松完赛奖牌

2015年12月18日13:57    新浪跑步 收藏本文
刘栋旭刘栋旭

  第一次与马拉松结缘是在2015年4月11日(周六)报名参加了北京晨报主办的“北京21公里三元半程马拉松赛(昌平新城滨河森林公园站)”,第一个七公里持续奔跑,感觉左腿有点发紧,于是第二个七公里跑走结合,第三个七公里已是举步维艰,只得走下来, 最终以2小时55分46秒的成绩完赛。这对于几乎没有跑步基础的我来说,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赛后猛犸俱乐部(现已更名为猛犸纵横跑团)的猛哥鼓励我参加秋天举办的北京马拉松全程,从此北京马拉松犹如一粒种子入了我的心田。第二天就制定了半年的训练计划,遗憾的是,由于左腿韧带仍然疼痛,仅执行了一次4公里的计划,便中止了,期待恢复了再练。两周后的四月二十六日,参加北京长跑节五公里项目,本以为休息了两周,韧带疼痛缓解,结果刚起跑还没等绕出天安门广场,左腿便开始疼,当时想“可能跑不了马拉松了”,好在距离短,坚持跑到了终点。

  两周后的五月九日,突想,既然不能跑,就走一个马拉松看能否承受,于是上午十点从西单出发至复兴门,绕二环一圈,再回到西单恰好四十二公里多,用时近九小时,回来时近晚七点,差点误了晚上的演出。只要一直走,别回头,不觉间,也能走很远,当然收获的不仅是里程,还有二环一圈的风景。两周后的五月二十三日,第二次参加半马,北京21公里丰台园博园站,本想最起码能把成绩提高十分钟,结果却被关在了三小时外,用时三小时二分一秒,且导致右腿韧带开始疼痛,由一条腿韧带疼变成了双腿疼。成绩不理想且跑得很痛苦,让我的跑马梦二度跌入深谷。

  然而就在睡了一觉后的第二天,当看到群里有人转让秦皇岛马拉松名额时,尤其是看到其绕行北戴河海滨的跑道时,我再次心动。一周后的五月三十一日,我第一次站在了秦皇岛全马的起跑线上,听着主持人激情的演说,看着头顶盘旋的央视直升机,不由得热血上涌。发令枪响后,所有参赛选手都对着摄像呐喊尖叫,当然之后每人都必须独自面对剩下的漫漫征程。五公里过桥之后进入滨海大道,最舒服的一段赛道开始了,左侧一排大树,整个六至十公里就在平坦的路况及树荫下跑过,但十公里之后速度明显放缓,配速从六分多降至七分多,十四至十五公里的起伏路段(前一天与妻、儿一起呆过的沙滩附近)降至八分多,十六至十八公里降至九分多,十九公里之后变成走了,半程用时两小时四十七分,是个人最好成绩。继续前行,感觉走得脊柱都挺不直了,最终在二十三公里多退赛上了收容车。 上车后很快看到了25公里、30公里的标志,追上了许多超越自己的选手,有一种失落的感觉,本来自己被孤独地落在后面,以为前面的选手都已完赛,其实并没有,他们正在前面不远处继续坚持,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对这些跑友既欣赏、又佩服,多想有朝一日我能有实力与他们一起跑向终点。事后想来,除了双腿韧带的巨痛,其它全是美好:沿途美景如涛声阵阵的北戴河海岸,还有那些阳光的跑友,如赛道上看到的、火车站遇到的、还有动车上邻座的等等。回京后反思,实力是一天天积累的,休整几天后打算每天跑,但量要控制好,以腿不疼为宜,然后逐渐加量,还是争取拿块全马奖牌吧。但随后身体出现了一点状况,走路都比较困难,当时想“在交流期间拿一块北马完赛奖牌的梦想要破灭了”,之后陷入了我跑马过程中最低谷的一段时期,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

  北马再次被提起是七月十二日北马预报名,我报了名,目标是参与而非完赛,喜欢那种三万人从天安门广场起跑的盛况。幸运的是,七月三十一日公布中签结果时竞然中签了。身体状况恢复后,虽也参加了一些徒步、跑步活动,如六月二十七日南石洋大峡谷徒步二十公里、六月二十八日园博园四季跑六公里、七月十二日奥体中心助力申冬奥跑十公里、八月八日奥森公园摇滚跑十公里,但强度都不大,对全马完赛没有任何信心。

  信心再次被提起是八月二十二日周六,一个人去奥森测试六小时到底能走多远。既然不能完赛,那就争取在六小时关门时间完成更多的里程。下午两点半开走,一个多小时后走困了,于是跑了一段提提神,发现走累了时跑一段反而觉得挺轻松,就这样走累了跑,跑累了走,到晚上八点半走了三十五公里,比预期的三十公里多完成五公里,期间还看到了众多跑者夜刷奥森的状观场景,再次被感动。关键是双腿韧带未疼,仅是肌肉酸痛,感觉似乎找到了完赛的方法,自己信心大增。与秦马的二十三公里相比,多行十二公里,但疼痛感减轻到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说明方法对路:不能用前半程透支了所有体力,否则后半程根本无法进行(秦马己证明);前期要控制速度,保持体力,才能保证你走的更远,甚至前期可以比后面慢点,逐渐进入状态,像本次这样。于是马上制定了下周六测试三十八公里的计划。

  八月二十九日周六,上午九点多到达奥森南门,鉴于北马占用公路,每五公里都设关门时间,我把挑战目标直接定为四十二公里,配速应控制在八分三十秒。九点十九分起跑,第一个十公里很顺利,只有一公里慢于配速,有三公里进入八分以内;第二个十公里有七公里慢于配速,但有前面节省的时间,半程勉强达标,用时两小时五十七分九秒。我一直在告诉自己,真正的考验在后半程,果然体力明显下降,二十二至三十二公里买水和补充能量导致比标准配速慢了五分钟,最后十公里开始追赶,剩七公里冲刺(最后还有体力加速远超我预想),其中有四公里竞进入八分以内,最终下午三点十八分完成奥森四大圈四十二公里,历时五时五十九分,挑战成功。曾经感觉遥不可及的山峰就这样被踩在了脚下,充分说明方法和实力同样重要,尤其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按原定的训练计划,北马前一周应该有一次全速半程,恰逢延庆百里山水画廊半马招募报名,于是九月十三日我站到了百里山水画廊半马起跑线上。沿途风景很美,河流、森林、庄稼、村庄、山峰伴在公路两侧,印象深刻的是十至十三公里处的连续上坡盘山路把我们带到了整段赛道的最高峰,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随后一路长下坡至终点。我最终以八分钟的平均配速完赛,用时2小时45分34秒,也是我最好的半马成绩, 赛后双腿略有点肌肉酸痛,无韧带疼痛,按预期完成了训练计划,还获得一枚漂亮的松果奖牌。这次参赛,有点类似于古代侠客在深山经年累月练成一种绝世武功后,下山小试牛刀的感觉。去参赛的大巴上,邻座是首次参加半马的九一年的小姑娘,我介绍了一些自己跑步的感受,完赛颁奖时才发现临座竞获得了女子半马季军,惭愧惭愧,班门弄斧了。

  九月二十日,像个盛大的节日,不紧不慢地、无可质疑地、也必将成为过去地到来了,三万名来自各地的马拉松爱好者齐聚天安门广场,带给人难以抑制的兴奋。前半程配速基本在八分钟以内,略快于自己练习的节奏,真正的考验是二十五至三十五公里这一段,有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感觉,过了三十五公里之后就看到希望了,且已确信能跑进六小时,最终净成绩5小时38分36秒。从春天播种到秋天收获,历时五个多月,终于圆梦北马。 这就是我首枚马拉松完赛奖牌背后的故事。

  最后感谢妻子的支持,妻为我买的战靴已累计陪跑二百多公里,且今天陪我跑下了北马;感谢猛犸纵横跑团,让我有机会接触马拉松,并持续鼓励我完成了人生首个马拉松。

文章关键词:马拉松北京马拉松跑步长跑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