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老外来华跑马背后行规:不是有钱人家就肯来

2015年11月30日09:34    南方都市报 微博 收藏本文
老外来华参赛的背后老外来华参赛的背后

  虽然马拉松运动在中国呈井喷式发展,但名次和不菲的奖金大都被外籍选手拿走,是不是有点“不值”?这些外籍运动员是如何获得参赛资格并最终拿走奖金的?马拉松外籍选手经纪人丁熠晨向记者解读了这笔“跑”的生意是怎样做的。

  为什么要邀请外籍选手?

  丁熠晨的恩贡(上海)文化发展中心成立于2012年初,主营业务为中国境内路跑赛事外籍职业运动员邀请,其中绝大部分赛事为中国田径协会金牌赛事及全国锦标赛各分站赛。成立几年来,丁熠晨的公司每年带进国内比赛的外籍运动员在100人次左右。

  丁熠晨认为,马拉松比赛邀请外籍运动员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提升了比赛的水平。以今年的希腊马拉松为例,主办方并未邀请精英运动员参赛,因此希腊选手包揽了男子组前三名,冠军迈鲁西斯的成绩仅为2小时21分22秒。而今年9月结束的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中,男子组前六名都为特邀选手,获得冠军的肯尼亚选手恩斯特的成绩是2小时7分54秒。

  马拉松经纪人做些什么?

  丁熠晨说,邀请外籍职业运动员,赛事主办方大体会有四个方面的要求:特邀选手人数;选手的水平;需要多少个国籍的选手;本场比赛的完赛成绩。

  主办方对人数和报名成绩的要求很好理解,后两项要求则“见仁见智”。丁熠晨告诉记者,对国籍数量的要求通常是为了体现比赛的多元化,但这也会造成出场费的变化。

  “比如成绩同样为2小时8分,摩洛哥籍选手的出场费就比来自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的运动员更高,如果想请到同样水平的美国或日本选手,出场费又要涨一点。”他说。

  对本场比赛完赛成绩的要求却常常是主办方容易忽略的一点。“运动员的报名成绩可能很好,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本场比赛能达到同样的水平。不过,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马拉松比赛将运动员的完赛成绩与奖金和出场费直接挂钩了。”

  马拉松运动员看重什么?

  这些天赋异禀的运动员们不远万里从非洲大陆来到中国参赛,难道他们就是为了高额的奖金和出场费吗?

  “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也不完全是仅为这些。”丁熠晨说,这些马拉松运动员大都是职业运动员,奖金和出场费是他们的谋生手段,除此以外,他们非常看重的是能否在赛事中获得好的成绩。

  “其实马拉松选手的出场费是基于前面一场或几场比赛的成绩给出的,对于很多名气不高的运动员、尤其是正处于成长期的小运动员来说,他们更加在乎的是这场比赛能否赛出令自己满意的成绩,这也决定着今后的比赛,能否向主办方开出更高的出场费。”丁熠晨说。

  那么,出场费和奖金足够丰厚,但气候条件却不尽如人意时,运动员会如何选择呢?丁熠晨解释说,气候条件不好可能意味着本次比赛的成绩不好,那就会影响到下一场比赛的出场费。运动员如果选择牺牲这一次跑好成绩的机会,就意味着可能牺牲下一场比赛拿高额出场费的机会,但换来的是在这场比赛中以一个不太好的成绩赚取一个高额的奖金。

  “来与不来,说到底,还是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博弈的结果。”丁熠晨说。

文章关键词:马拉松运动员成绩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