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史上的亚洲传奇:孙基祯 改日籍奥运夺冠

2015年11月16日09:11    新浪跑步 收藏本文
马拉松史上的亚洲传奇:孙基祯马拉松史上的亚洲传奇:孙基祯

  北京时间11月16日,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马拉松赛后颁奖典礼上,孙基祯拿到了金牌,但是站在领奖台上的他却神色黯然,因为他不能代表自己的祖国参加比赛。

  孙基祯1912年出生于朝鲜新义州,20岁出头就已经是朝鲜很有名气的长跑健将。1935年,他创造了男子马拉松的世界最好成绩,但当时朝鲜半岛是日本殖民地,为了能走上奥运赛场,他不得不参加日本的奥运选拔赛,并被迫使用日本名字“孙龟龄”。

  就这样,孙基祯和另一位同胞南顺永,身穿日本队队服,来到了柏林。1936年8月9日,柏林奥运会最后一项比赛马拉松开跑,卫冕冠军、阿根廷名将萨瓦拉起跑后先声夺人,并领先跑过了折返点,孙基祯和英国的哈珀紧随其后。25公里之后,萨瓦拉体力明显下降,被孙基祯和哈珀超越,随后因为前半程速度过快、体力透支而退出了比赛。

  距离终点还剩4公里时,孙基祯拉开了与哈珀的距离,在十万人的喝彩声中第一个跑进了体育场,并且以2小时29分19秒2率先撞线。孙基祯也成为了奥运史上第一位在2小时30分以内完赛马拉松的运动员,也是第一位拿下该项目冠军的亚洲人。

  然而在颁奖仪式上,当日本国旗升起时,孙基祯和获得铜牌的南顺永都深深低下了头,孙基祯还用颁发给冠军的月桂挡住了运动服上的日本国旗标志。

  二战后,朝鲜半岛摆脱了日本统治,孙基祯终于改回了自己的名字,他后来定居韩国,成为了一名长跑教练。1988年韩国主办奥运会,原定是由76岁的孙基祯去点燃主火炬,但是日本记者提前泄露了消息,组委会临时改为由三位青年接过孙基祯手中的火炬,共同点燃主火炬。现场用长时间的掌声和欢呼,向这位韩国马拉松英雄致敬,奥运会主会场蚕室体育场门外还树立起了孙基祯的雕像。

  1992年,韩国选手黄永祚拿到了巴塞罗那奥运会男子马拉松冠军,他的教练正是孙基祯,这位经历了半个世纪沧桑的老人,亲眼见证了自己的弟子身穿祖国战袍,第一位冲过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的终点线。1992年8月9日,也正是孙基祯当年夺冠的整整56年之后。(冬天)

文章关键词:马拉松长跑奥运会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