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跑步菜鸟北马体验:首马有遗憾 明年还会再来

2015年09月21日10:14    新浪跑步 收藏本文
跑友自述首马感受。跑友自述首马感受。

  正如一些跑者所言,经历一场马拉松才能证明你身体和内心的双重强大,而北京马拉松就在这种信念的驱使下没有一点点防备,出现在我的世界里,带给我惊喜,让我情不自禁。(忍不住跟着唱了起来…)

  “用平凡的脚步,丈量42.195公里的传奇。”这是每一个参加全程马拉松的人最好的宣言。其实本次报名北马有些偶然,同事拉去报名我一开始是拒绝的。但是北马的影响力实在太大,它和上海马拉松、厦门马拉松、扬州半程马拉松并列中国马拉松四大黄金赛事,他是大众跑者心中的马拉松殿堂。35年风雨历程,今年正式跨进全马行列,人家可是要冲击世界马拉松大满贯的。随着报名门槛越来越低和跑步在民间流行,很多普通人愿意参与到这项全民跑步大趴之中,所以这次我决定亲身体验北马,以一名跑步爱好者的身份和视角和大家分享其中的快乐。

  2015年北马从7月10日开始预报名,6万多人争夺3万参赛名额——人品好不好只能看疗效。7月底8月初抽签结果出炉,幸运的被抽中之后,我开始北马前准备工作,匀速跑、配速跑、加速跑、力量训练等项目都被提上日程。虽然是一名普通的体育新闻工作者,但我却是个真真的跑步菜鸟,跑龄也就不到一年,之前跑最远的是南京紫金山荧光跑,当时跑了17公里左右,有过一次京津冀山地越野赛经历,平时在学校操场进行短程5k、10k跑步,平均配速5分30左右,当然长距离会更慢,所以北马不只是我的首个全马,也是首个半马,第一次就冲击这么远距离感觉自己也是挺拼的,而经验的匮乏也成为了我最大障碍。

  随着官方公布领物通知,北马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今年领物时间是9月17-19日,地点为天辰东路国家会议中心,领物日期的第一天我就来到了现场,当时人已经逐渐增多,不过秩序还算不错,拿着物品领取单、身份证复印件即可在相应号段窗口得到装备,前后不过两分钟,北马的赛前号码领取能够这么快捷顺利,也得益于三十多年的办赛经验。

机智的避开了19日领物高峰。机智的避开了19日领物高峰。

  今年和去年一样,这里也举办了马拉松博览会,大气的展柜,现代化设备都十分吸引人,个人最感到贴心的是北马组委会的专属定制战袍,你也可以在上面印下个性参赛宣言。众跑友脑通大开,各种宣言也是看醉了。一入跑门深似海,从此节操成路人。

  装备领取完毕,意味着赛前准备已经妥当,静等20日准时鸣枪,北马我来了!

我的跑马装备。我的跑马装备。

  9月20日,北京,最高气温28℃,阴转晴。

  由于要给跑团的跑友送战靴,所以凌晨5点早早起床,洗漱完毕后整装出发,打车一路畅通无阻,5点40左右抵达天安门广场,这里也将是3万人的战场。

天不大亮,来到了天安门广场附近。天不大亮,来到了天安门广场附近。

  天还不大亮,伴着茫茫暮色许多跑友已经达到,他们在联系着自己小伙伴,也有抓紧时间进行拉伸,神色匆匆,心里充满的是激动和兴奋。战靴分发完毕后,已经是7点,由于不用存包,赶紧奔赴广场安检口,等了一会同行小伙伴后,终于进入到检录区,这里早已经人声鼎沸。

天逐渐亮了。天逐渐亮了。

  今年北马升国旗仪式很有特色,数万人齐唱国歌场面煞是壮观,想必组委会有意激起你内心的小宇宙,奔跑吧,少年。每一次马拉松,赛前赛中以及赛后,厕所也会成为全场的焦点,由于之前几年的北马“你懂得”事件,从去年开始,组委会在广场纪念碑南侧设立了500个临时厕所,此外在正阳门两侧还新增制作了2个利用效率更高的沟槽式厕所,可同时容纳80名男选手如厕。人均厕所达到了33人一个厕位,超过了市政府市容委关于大型活动按每50至70人一个厕位的标准。

  因为厕所的配置数量充分,参赛的跑友们井然有序的赛前排队如厕。我在进入广场后也使用了厕所,效率相当高,基本没有排队。

  此外在天安门广场,官方组织了清洁志愿者,收集参赛选手丢弃的垃圾及物品,但现场仍有部分跑友出现随地扔垃圾的情况,只能辛苦志愿者在人群中蹲地上清理垃圾,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从检录区到起点缓慢向前。从检录区到起点缓慢向前。

  北马3万人参赛,所有选手按照报名成绩分成各个号段,并采用分区检录出发,我的号码段是G,基本最后一批出发,随着一声枪响,7点30比赛准时开跑,看不到前面的情况,只得跟随人群摩肩接踵,缓慢向起跑点走着。走了将近20分钟才来到出发门,人群开始松散奔跑,我使劲儿踏了踏计时毯,出发喽。路过天安门,心情还是有点小激动,毕竟能“颠儿”在宽阔的长安街仰望天安门也就今天这种场合,再往前几百米来到了新华门,不知道周日习大大是不是在里面加班呢?

跑过天安门。跑过天安门。

  刚开始夹杂在人群中配速6分,赶超了一些跑友后终于见到600的兔子了,跟跑了几百米,感觉还不错,继续前行,见到了530兔子大哥,从此之后我便和几个人一直跟随着他,他成为了我们的灯塔和希望。530兔子大哥很健谈,这种“慢速”跑对他也没啥压力,他透露兔子的配速是以鸣枪时间为准,所以跟他完赛时间要比530快些,做兔子的最难之处是尽量匀速前行,误差不能很大。为这位暖心的大哥点个赞。

530兔子大哥。530兔子大哥。

  一路前行,跑马之路变得有点像人生之路,遇到各种状况和人物,下面和大家分享几点。

  1。 跑友

  每年的北马奇装异服选手十分抢眼,今年唐僧师徒四人并驾齐驱,清朝皇上穿越而来,蜘蛛侠也前来一战。而本届比赛增加了轮椅跑友体验活动,看着他们驾驶着轮椅奋力争先,谁能不动容?我在路上还遇到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老人的乐观积极精神也感染着周围人们,加油声此起彼伏。

老奶奶看起来挺专业。老奶奶看起来挺专业。

  2。天气 

  去年的雾霾让天气成为北京马拉松敏感话题,昨天北京的有些阴霾,但是查阅了天气预报,空气质量是良好水平。路上也没有跑友因此佩戴口罩,一路下来并没有什么不适。其实个人感觉这种阴天跑步还是很舒服的,躲过了中午时分太阳的直晒,你要知道今年秦皇岛马拉松就因为太阳光线太足,终点处不少专业选手都出现了脱水热射病症状,也直接影响了完赛成绩。

  3。补给

  马拉松是一项异常艰苦的运动,要求参赛运动员有着坚韧的毅力和体力,而能否顺利完赛,还需要组委会有着充分的补给。此次官方采用2.5公里间隔的补给,能保证所有选手能够得到充分的补给,但是后半程补给出现了不足。因为是瓶装水和纸杯水,沿途补给点基本是洒满了垃圾,虽然对跑友跑动影响不是太大,但是还是比较影响市容形象。

地上很多的垃圾。地上很多的垃圾。

  据悉这种问题去年就发生,一方面跑者实在太多,尤其大众跑友几乎将赛道铺满,一票人来到补给点风卷残云一般,再多的志愿者也应付不过来。另一方面每个补给点一字排列,其实供应该很充足,但是跑友扎堆在最前面几个点位,致使后面的点位有水也无人知晓,而志愿者引导基本靠喊,弄个扩音器似乎更能提高效率。

跑友哄抢水。跑友哄抢水。

  4。医疗点

  从5公里开始每2.5公里就有一个医疗点,每隔100米有一名医疗志愿者,还有救护车随行。相对来说这种配置还是十分让人满意的,但是还是同一个问题,药物储备不足,到了后面志愿者身上减轻疼痛喷剂几乎都用没了,一些人只能忍着痛苦艰难向前,可见还得自己备一些药物才靠谱。

  5。交通和赛道

  这种长距离城区比赛,难免进行交通管制,还好10公里之后赛道沿辅路设置,没有引起过多交通麻烦。不过在一些重要路口不明真相的汽车还是被隔离线拦住,只能停车等待马路开放,比如海淀黄庄中关村大街和知春路交口,在这个重要十字路口被拦截的公交车和私家车绵延数公里,司机都成为了临时观众,内心数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微博网友吐槽:两人相隔一条马路面面相觑就是不能相聚…

中关村大街交通管制。中关村大街交通管制。

  赛道设计没有较大坡路,前半程只上了一座木樨地桥,后半程告别奥森伤心坡,这也为精英选手取得好成绩创造了条件,但是一些较窄路段收容车和跑者抢路也是蛮拼的,使得跑者过多变路线增加了不必要的里程。

收容车与观众抢道。收容车与选手抢道。

  6。志愿者

  可能是组委会的小花招,本届比赛志愿者颜值都很高,美女志愿者在赛道边轻轻柔柔地加油声响起,您再累是不是也顿时来了力气。服务上都很周到,水基本是递到手里,尤其看到医疗志愿者给抽筋的跑友压腿做拉伸,很暖心。

志愿者辛苦了。志愿者辛苦了。

  7。观众

  一项马拉松赛事想要进军世界一流,除了硬实力,包括服务、赛道、城市观众热情程度等都是影响环节。令我影响深刻的是兰州马拉松观众,真的是站在赛道旁从头看到尾,而且使劲儿为选手呐喊助威。本次北马的观众也十分让人感动,助威之余还有人为选手送上自己携带的水、食物和药物,从老人到小孩都很支持,不时与夹道观众击掌也是让跑者支撑下去的理由。就像一位配速老师赛后说的:观众有进步,很高兴他们能在比赛的感染下把眼睛从手机后面露出来。

不断为选手助威。不断为选手助威。

  今年北马我也有很大遗憾,在20公里左右腿部损伤实在太大,膝盖弯曲都已困难,基本靠走的前提下难以坚持,自己也萌哒不起来了,最终放弃,进而名义上完成了人生第一个半马,看着小伙伴们在终点晒奖牌和成绩,羡慕之情溢于言表。拖着已经不属于自己的双腿,回到家中码字不知不觉已到深夜,但种种感情都是有感而发,在这样一场最纯粹的马拉松中,没有丝毫矫揉造作。“功名本自百战生,将军何惧鳞伤遍”回去只能更加刻苦练习,待明日…。

  北京马拉松已经深深印记在每个比赛者的心中,当然很多人也许会问,你们这样到底有什么意义?对个人来说,这是一种挑战,新浪高级副总裁魏江雷曾分享过跑者6种境界:初跑者的参赛境界、全马跑者的肌肉境界、深度跑者的心肺境界、经验跑者的体质境界、资深跑者的心智境界、骨灰跑者的跑步世界观。尽管我仍还处于初级阶段,但谁都不能低估一颗跑者的心。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政治经济作用自不必多谈,一个城市你是希望他睡意朦胧死气沉沉,还是希望他灵气动感,街道上奔腾着活力?马拉松也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一环,这么热情的志愿者,为你鼓劲儿的人们,这样的城市你不觉得他很可爱吗?

  尽管所有的欢笑和泪水,都浓缩在42.195公里的自虐之旅中,但相信所有跑友在顺利通过终点门之后,一定会为自己的努力和坚持而自豪。北马是我第一个马拉松,但肯定不是最后一个马拉松,更多的跑友已经视马拉松为一生挚爱,明年我会再来。

  作者:张鹭

文章关键词:马拉松菜鸟体验

点击下载【新浪体育客户端】,赛事视频直播尽在掌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