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 首页 | 滚动 | 图片 | 球迷俱乐部 | 体育沙龙 | 国内足坛 | 评论 | 国际足坛 | 综合 | 足协 | 排协 | 篮球 |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评  论 > 新闻报道
 


球迷、传媒、转会,再加“市长的手”

http://sports.sina.com.cn 1999年7月22日 17:38 羊城晚报


  “既要握住市场的手,又要握住市长的手”,这是国
家排球管理中心主任徐利的一句“名言”。随着采访的深
入,记者越来越深地体会到此话的精辟,它道出了中国排
球在步入市场过程中的几多无奈。

  虽然目前国内排球联赛和市场结合得并不紧密,但中
国排协对进入市场考虑得比较早,也比较细。归结起来,
排球选取了三个突破口,而且做法上也有不少独到之处。

  贴近球迷

  与有些国家队抱怨记者采访干扰训练形成对照,男排
却欢迎球迷前来观看。因此,男排球迷就成了训练基地里
的特殊群落。他们天天为国手们呐喊助威,男排也格外珍
惜这份情意,外出比赛前都向球迷们通告回京时间,生怕
他们扑空。

  这件小事反映了排球中心以球迷为突破口进入市场的
思路。他们常说:“体育运动走向市场要有商家的支持,
但商家出资就得看咱有多少球迷,有球迷才有市场呀”。

  排球中心的“球迷至上”思路在一些地方队里也得到
了贯彻。主场在合肥的甲A劲旅八一男队,是去年联赛中
唯一没有赞助的球队。为了贴近球迷,他们从今年起索性
把教练和大部分队员的私人电话号码告诉球迷,以便随时
联系。此举令八一队的球市大有起色,其秩序册虽然高达
20元一本,但依然供不应求。主教练赵铎对今年该队走
入市场信心十足。

  紧靠传媒

  在争取球迷的同时,排球中心一直乐此不疲地争取传
媒。目前国家体育总局几个大球中心里,排球中心无疑是
与传媒关系最好的。排球对传媒的支持有时可以说是无微
不至。

  中国女排彰州训练基地是全封闭性的基地,所以连领
队房间都不装电话。领队李全强有一次专门向基地提出要
装电话,基地的同志有点意外:“李指导想搞特权吗?”
细问才知道,原来他是特意要为记者装电话。排球中心对
记者的善待由此可见一斑。

  从中心主任、国家男女排主教练到一般工作人员,他
们对记者的采访几乎都是有问必答,毫无架子,甚至还会
主动询问传媒需要何种配合。每球得分制的实施,初衷就
是要迎合电视直播,令直播时间易于控制。国内排球赛新
闻发布工作较为系统,联赛期间工作人员都彻夜值班,确
保第一时间把各赛区情况汇总并通报给记者,比较及时周
详。

  排球中心经常为传媒干“份外事”,颇得口碑。比如
去年由该中心牵头举办的全国排球电视直播培训班,专门
请来日本资深电视新闻工作者讲学。排协为何干这样的“
份外事”呢?排协某高层官员一语道破天机:“排球离不
开传媒的支持,而且与球迷相比,传媒带来的市场更为实
在。”由于目前国内排球与商家的结合点主要还停留在冠
名广告上,排协对商家赞助最直接的回报就是传媒的冠名
宣传。排协与传媒关系良好,双方的合作就会增多,而商
家冠名的宣传也随之增加。因此,传媒被排球中心看作另
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搞活转会

  应该说,在球迷和传媒这两个突破口上,排球中心已
经有了一定的成绩。但说到转会,中心官员都有一种举步
唯艰的感觉。

  转会,表面上只是一个人才流动的现象,实质上却是
排球走入市场最根本的突破口。对于联赛而言,有了自由
度较大的转会,联赛参赛队的实力才能被拉近,比赛的激
烈程度和悬念均会增加,从而提高排球比赛的市场竞争力。

  有人指出,从下届联赛开始的新赛制难以从根本上改
变近年来强弱分明的现状。像今年的联赛男、女组的冠军
均提前三轮决出,令后面的球市大跌。为此,排协决定从
明年起联赛从双循环制改为模仿NBA的淘汰制,把决赛
放到最后。可是,由于缺乏转会自由,各队的实力仍然强
弱分明。有人预计明年恐怕还没到决赛,冠军队早已经浮
出水面,这自然难钓起商家的胃口。

  就球队而言,没有自由的转会就更难走向市场。单从
经营的角度看,俱乐部可以通过球星的转入带动产品开发
、商业炒作等一系列开拓市场的行为。可是,一位地方俱
乐部的赞助商曾向记者诉苦,球员是最基本的市场因素,
可现在国内的俱乐部根本就没有人事权,球员转出转入的
实权都在地方体委手上,商家给完钱就没事干了,想让球
员按市场规律转会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就连排球中心的市
场开发部都承认,能否像足球、篮球那样自由转会,是排
球走入市场最根本的突破口。

  既然转会是与市场握手的关键,是什么阻碍着国内的
自由转会呢?正是“市长的手”。

  “市长的手”

  目前的现实是,今年联赛全国只有七名队员得以临时
转会,而明年的联赛至今只有北京男队的李牧能永久转会
到四川队。和全国400多名甲级球员相比,这实在是少
得可怜。广东男排重升甲A后曾希望转入一批球员,四处
交涉都碰了一鼻子灰,究其原因,“人家市长不放呀”。

  “市长的手”,实际上指的是地方政府对运动队的控
制。在旧体制下,地方政府直接管理地方队,其成绩自然
而然地成为政府的政绩。进入市场经济后,运动队纷纷向
市场转轨,但政府依然把地方队的成绩当作政绩,尤其是
全运会的存在,更让政府放不下运动队的人事权。因此,
一旦发现有影响地方队成绩,特别是全运会成绩的因素,
市长便会出手。

  人家来买球员当然是要挑好的,好球员卖出后,球队
虽然有一定的经济收益,但成绩下降了,作为政府部门的
体委就不好交待。因此,体委下定决心不放人,如果队员
本人也想走的话,有时索性让市长出面来挽留。今年联赛
之初,江苏队的国手卢卫中、孙王月都坚决要求转会,结
果江苏队把副省长都搬了出来,遂将两人留了下来。

  在政绩观的影响下,别说卖人,有的地方队主教练连
买人都不肯,上海女排就有这样的情况。作为国内联赛的
三连冠队伍,把人卖出去有可能威胁本队卫冕,而买人进
来又占了本地球员上场的机会,对培养本地后备力量不利。
“转出转入都可能影响全运会成绩,有损市长的面子”,
有这样想法的队伍在国内比比皆是。因此,各地都巴不得
将自己的球队围成铁桶一个。

  “手中乾坤”

  在更为深入的采访中,记者惊讶地发现排球中心也不
敢放开市长的手,因为市长手里也有一个市场。据透露,
目前国内甲级排球队中,超过三分之二的球队是靠“市长
的手”找到赞助的,说白了就是靠政府拿到商家赞助的。
有人说:“如果甩开‘市长的手’,搞不好就是三分之二
的球队‘下岗’啊”。今年,排球中心颂布新的规定,要
求24支甲A队必须都成立俱乐部。有人非常不解地问道:
“原来16支甲A队都不能全部找到赞助成立俱乐部,现
在还硬性规定所有队伍都要有赞助,这行吗?”排球中心
的回答是:“放心,看着自己的球队因为没赞助打不了甲
A联赛,市长们不会不管的。”

  由于各方面都惯于依赖“市长的手”,虽然排球的市
场步子是目前三大球中最小的一个,但大多数人却看好其
前景。不过,也有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排协秘书长高
沈阳就曾大声疾呼:“不能再拿着漏斗到处要饭了。”

  据高沈阳的计算,国内有20个中心86个项目要走
入市场。但目前的体育市场中,足球已经占了一半的份额,
篮球又占了四分之一,也就是说,排球要和其它83个项
目去争取剩下的四分之一市场,稍有差池都会与最后这点
市场擦肩而过。可是,从排球中心到地方队依然存在着旧
体制下的漏斗现象,商家给多少就用多少,漏光了再四处
要,这显然不是开拓市场的做法。因此,高沈阳认为排球
要进入市场,要自由转会,就必须和政府脱钩,地方队和
地方政府脱钩实行真正的俱乐部管理,国内联赛和排球中
心脱钩交给排球中心投资参股的体育发展公司经营。

  脱钩之难

  但也有人指出,排球与政府的全方位脱钩在现阶段是
不可能实现的,虽然排球中心可以这样做,可地方队是很
难甩开“市长的手”的,因此建议从打破“全运桎梏”入
手打开自由转会的局面。该建议提出效仿足球,规定参加
全运会排球赛的队伍必须在23岁以下,这样一来大批2
3岁以上的队员就因和省、市全运会成绩无关而被解放出
来投入转会系统中。此外,国家队自成体系,除了在联赛
中挑选正当年的队员构成一线主力外,再从全运会比赛中
挑选颇具潜质的年轻队员组成二三队选手。这样既保证排
球顺畅走入市场,又保证中国排球水平的继续提高。

  曾有人说,现在商家赞助排球多数是爱心的表现,因
为现实运作中多处与市场脱节,商家很难通过赞助取得盈
利,甚至连等价交换都做不到。长此以往,排球走向市场
的路只有越走越窄。细心的读者应该发现,今年联赛的秩
序册总共16支球队中虽然有15支挂着俱乐部的招牌,
但各队的介绍只有领队和教练,而没有俱乐部经理。尽管
令球队与政府脱钩非常困难,但有识之士都认为置之死地
而后生,只有这样排球才能步入市场。但愿商家们的爱心
不会化作人们对排球走入市场的一种担心。梁劲松



 
  新浪首页 > 竞技风暴 > 评  论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