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十运金牌图什么?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26日12:07 体坛周报 | |||||||||
十运会尘埃落定,各路诸侯座次排定,各地体育局四年来的工作也终于有了一个量化的指标——江苏第一、广东第二…… 稍微对国际体坛格局和现状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规模如此之大、规格如此之高的全国性综合运动会全球独此一家、别无分店。而这种按照行政区划排定的金牌分布图毫无疑问也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很显然,这张金牌分布图是中国特色的金牌思维的产物。
从金牌分布图来看,八运会东道主 兼霸主上海此次位次下降最厉害,但是无论是上海的体育主管部门还是媒体抑或普通市民却反应平淡,更谈不上沮丧或者失落。 按照国际化的评判标准,奥运会的列强排序只计算奖牌而非金牌,上海的118.5块奖牌仅次于江苏的136块和广东的125块;即使计算中国特色的总分,上海也依然位列第三,上海竞技体育的整体实力依然雄厚。 这样看来,上海人提出“精品战略”绝非有些人臆测的那样是拿姚明和刘翔为糟糕的战绩做遮羞布。有了国际化眼光的上海体育界的关注焦点已经不再是全运会而是职业体育:郁知非想的是如何靠F1和MOTO GP挣钱,李秋平和孙海平想的是如何培养下一个姚明和刘翔……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句让我们耳熟能详的话,是更多的精品赛事和大牌明星能够满足,还是更多的全运会金牌能满足?至少从十运会的情况来看,刘翔一人就抢走了足够的风头,他也只一金一银而已。 “东道主”在图中一目了然。关于东道主效应,人们都会想到十运会上的江苏或者十一运会上的山东,很少有人会马上想到下一个大型综合运动会的东道主其实是北京。 在十运会开幕之际。北京代表团刘兴中副团长在南京接受采访时表示,“三年后,奥运会在自己‘家门口’办,怎么说,北京也得有点表现啊!” 作为这句话的注脚,在老将复出成潮的十运会,新人却占了北京代表团的65%,这种不为眼前的全运会金牌斤斤计较的“东道主意识”透着一股大气。 当然,说话者很有些底气,提出“保六争五”的北京最终以32金跃至第四。 同样作为直辖市,北京成了金牌战略的赢家,上海已经超越了金牌战略,而重庆则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金牌战略,偏偏最后成了输家——四年前的重庆首次参加全运会以1.5金、2.5银、3铜收场,此番二度出征,却仅仅收获1金3银0.5铜,就连仅有的一块女子100米栏金牌,也被某运动员一句“这条跑道不干净”罩上了阴影。最终成绩既没有实现超九运的目标,也和直辖市的身份不符。更加关键的是,重庆田径队集体禁赛为代表团抹黑,如果代表团实现了超九运会1.5金的计划,还有回旋余地,现在赔了夫人又折兵,肯定会有人为此付出代价。 其实,金牌思维所左右的远远不止重庆一家,金牌思维仍然很有市场,大多数体制内的运动员和官员教练,都需要这样生存。上海能够超越金牌战略那是有强大的经济实力、雄厚的基础和便利的对外交流条件作为基础的,这样的道路对于内地广大省份而言是无法复制的,没有金牌战略做指引,他们的出路何在?至少目前还没有确切答案。 然而,金牌图的特色仍需冷眼细看。让采访十运会的国外记者看不懂的是,全运会很多项目的成绩比中国运动员参加世锦赛时的成绩好了很多,多少年来,体育界都在说“国内练兵一致对外”,那么全运会女子800米自由泳最好成绩比蒙特利尔世锦赛上中国运动员的最好成绩快了足足20秒,这又如何解释? 国内体育界人士对于“全运会现象”已经见惯不怪了。田径和游泳世锦赛在全运会前举行,赛后就有人风传,不少省市的体育局官员出征前就曾经吩咐本地区运动员“悠着点”,把最好的状态留给全运会,结果呢?中国在金牌榜上收获了两个鸭蛋,整体表现也乏善可陈。 出好成绩因为状态调整得好让人尚能接受,如果这些好成绩是得到了场外因素的“助力”呢?九运会上罗雪娟一句“这池水不干净”震惊体坛,十运会上冯云也认为“这条跑道不干净”,还有游泳教练说,有些金牌选手甚至不敢在他面前亮相,原因个人自知。 ★齐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