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人民日报:严惩违纪净化赛场 从南京十运看北京奥运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24日11:22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汪大昭

  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大幕落下,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开始了对深化体育体制改革的思考。

  显然,对十运会的评价比以往历届全运会的总结更重要,也更困难。关于全运会的
争议已有10多年,从来没有像十运会这样激烈。十运会上发生的种种风波,几乎每天都出现令人吃惊的赛场风纪问题,显示出这项举国体育赛事自身嬗变的加速。如果不能对这种嬗变深入反思,受到影响的将不仅仅是2008奥运战略,更有整个中国竞技体育的未来。

  思考一:“全运会”还是“钱运会”?

  全运会劳民伤财,是“钱运会”———这样的说法固然极端,却并非戏言。

  江苏对

十运会的投入超过以往历届全运会东道主。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投入本身就是经济实力的体现,它带动了市政、交通、电信、体育设施等多方面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南京市的面貌出现了历史性的变化。然而,在望着耗资数十亿元兴建的现代化体育场馆,赞叹“已经达到举办奥运会的标准”的时候,应该想到中国在若干年之内不可能再当一次奥运会东道主,高标准的全运会赛场日后怎样维持运转?怎样管理和保证利用率?

  竞技体育确实是件需要花钱的事情,全运会创办于国家经济实力相当薄弱的时代,体育运动的成就推动了民族振兴和社会经济发展,当与时俱进成为人们发展各项事业共识的时候,从承办全运会的硬件建设到参加全运会的软投入,都不能不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钱运会”的说法显然偏激,但联系到国际奥委会对奥运会不断膨胀的限制措施,便没有理由为十运会成为历届全运会规模之最而兴奋。体育事业最要不得的就是浮夸。

  思考二:严惩违纪 净化赛场

  全运会是“全晕会”──这是对十运会期间赛场上发生的弃权、重赛、服药、弄虚作假、错判等有违体育风纪现象的嘲讽。

  但是,嘲讽只能造成一时的炒作,不能解决问题。全运会走过了46年的历程,中国竞技体育整体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许多项目的参赛队伍增加,实力接近,竞争激烈,表明各地在人才选拔和培养上越来越重视,越来越有条件和基础。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发挥全运会的导向作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了奥运会成绩带入全运会的办法以及人才交流和计分等举措,目的在于使各地的全运战略与国家的奥运战略结合成一个统一体,决不是把全运会为奥运会练兵变成奥运会为全运会争分。

  然而,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总是巨大的。他律无法替代自律,体育道德在众多的诱惑面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全运会上的矛盾也比平时比赛时更突出。十运会打击和惩处违规违纪的力度超过以往,对净化赛场风纪、维护体育形象的作用值得肯定。

  思考三:练兵十运 剑指奥运

  十运会的竞技格局反映出中国体育项目发展的地区间不平衡。从金牌榜排列看,江苏延续了东道主稳居首席的惯例,上海落至第七。辽宁在传统强项三大球中未收一金。仅用天时地利人和并不能解释金牌的如此分配。游泳、田径两大基础项目出现局部复苏迹象,中国历来的奥运夺金大户射击、举重、跳水、乒乓球、羽毛球和重点项目体操、

女排等,也赛出了在奥运周期调整年里不错的成绩。不能否认,真实、激烈和高水平竞争仍是十运会赛事的“主旋律”。

  十运会最重要的练兵就是为目前国内最高水平的运动员提供实战锻炼的机会,人们十分关注的刘翔、罗雪娟等尖子选手在十运会上表现良好。至于新人,即使有所发现,也已来不及在未来两三年之内使其突进到奥运会竞争的水平,因而并非衡量十运会得失的焦点。

  十运会是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重要演练,但不是唯一演练,对十运会运动成绩的喜与忧都将随着正确的判断、评估和不断进取,增强中国奥运军团迎接大考、为本土争光的实力和信心。

  在十运会上,东道主江苏代表团以56枚金牌高居金牌榜榜首。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