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体育:全运会是给谁看的?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24日09:47 《足球·劲体育》 | |||||||||
孙福明说:“我对不起观众。” 其实,孙福明没有对不起观众,因为那天到场看她和闫思睿比赛的观众实在是寥寥无几,更多的是她的熟人和例行公事般到场的记者,在中国,像柔道这样的比赛,本来就不是给观众看的,她重赛那天,应该是很有噱头的一场比赛,但是观众们都是拿着赠票进场,而到场的更多的是已经像被打了鸡血一样兴奋的记者们。孙福明们的比赛比给谁看?这是一个
孙福明的比赛是给领导看的,那十运会的比赛又是给谁看的?虽然南京街头上到处挂着十运会的条幅,商家们打折的时候死劲往十运会上凑,但十运会是给运动员自己看的,给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家属看的,给体育局的领导看的,给带着任务来采访的记者看的,果然是个体育的盛会,但未必是人民的节日。全运会原来是四年一次的中国体育界自己关起来门来自娱自乐的分金牌的堂会。 譬如说同时段在上海举行的F1比赛,一场比赛的观众就达到了13万人。我估计南京所有观众加起来比这个数量不会超出太多,我比较喜欢和出租车司机聊天,司机知道有个“让金”的事件,但是主人公姓甚名谁都不清楚,有个司机在不断地发牢骚:“举办这种运动会干吗呢?修了那么大一个奥体中心,比赛完以后干吗呢?给人参观啊!” 当然也有例外的,例如说刘翔,他决赛那天观众多达四万人,刘翔脱衣服的时候,引起无数小女生的惊声尖叫。刘翔来到南京以后一直很郁闷,他说:“我觉得自己到了南京以后,大家都不把我当人看。”——他之前在外场训练的时候,连换一双鞋子都引来几个体育学院的学生过来注目,刘翔说:“换鞋有什么好看的呢?” 如果全运会多几个刘翔,满足一下人们追星的欲望,那人民的节日这个口号还不会太离谱。所以建议体育局的领导们,赶紧多培养几个像刘翔一样的人,让多一点的人买票进来看比赛,那有些人想做手脚也不会太明目张胆。后来我想想如果我是一个普通的体育迷,天天免费让我看柔道,摔跤,拳击这些比赛,人家假不假跟我有什么关系呢。当然,看他们拿金牌还不如熬夜看一场欧洲的足球联赛或者我自己去踢场球呢。哎,场地不够啊,如果把修奥体的钱拿来多修几个足球场,你说该多好呢! 只可远观的风景 必须承认,对于记者生涯中所采访的第二届全运会我是感到超级失望的。过去的五年,我一直在跟中国足球打交道,坦率地讲,我对综合体育并不了解。此次的全运会给了我一个近距离观察中国体育的机会。抱歉,在尝试过之后,我宁愿重新回到完全不了解的状态。有一句被用得爆俗的话我想再借用一下,叫“远观的风景才美丽”,大概就是这个缘故吧。 如果可以稍微松动坚守的新闻原则,一个大而无当的全运会则意味着莫大的幸福。在这个新闻丛生的十多天里,你完全不需要有没有新闻可写的担忧。只要报纸的版面够大,你甚至可能在全运会期间靠写稿发上一笔横财。 发财的途径其实很多,赚取稿费其实只是最愚蠢最原始的一种而已。因为有足够的探索精神,我的一位师妹就从一个垃圾桶里捡到了一块十运会的垒球银牌,好大一块,银光闪闪,如果真是纯银打造,应该也能值不少钱。 同事兼领导郝清亮一开始还在为没有新闻而感到担心和苦恼,两天一过,他就发现这种担心没有必要,而苦恼依然存在。每天都有千奇百怪的新闻从尿瓶子、药罐子甚至阴沟桶中自动的滋生出来,对于新闻从业者而言,唯一的苦恼就是如何从中遴选,突出重中之重。 放弃其实并非一件轻松的事情。在这次全运会期间,我也扮演过一次无原则的妥协主义者,对此我感到懊恼和无助。某代表团官员私下向本团记者透露,本代表团女足赛前受到电话威胁,要求放水。但是当我们进行求证时,这位官员却完全否认了自己的言论。最终在这次通话中,我成了被采访者。这位官员不停地追问我一个同样的问题:“你听谁说的?” 因为没证据,我们只能选择放弃。对这位官员的紧张,我们完全可以理解。除非是恶作剧,否则这个威胁电话将成为始作俑者生命无法承受之重。而对受威胁者来说,则必须考虑到事件扩大化所造成的后果。 事情扩大化的唯一后果,就是引来众多的逐臭者。逐臭者众,这或许可以被看作近年来中国体育传媒最常采用的操作模式。理解了这一点,就比较容易解释为什么孙福明与闫思睿的重赛会引来如此众多的旁观者。为了争夺机位,有两名记者甚至提前进行了一场垫赛。 闫思睿赢得轻松,孙福明输得漂亮。两人联手,通过全运会的平台为柔道这个中国体育的弱势项目进行了一次最出色的炒作和包装。事件的全过程应该进入广告创意的教科书。超级女柔,想倒就倒,或许凭借此创意,重竞技中心也可以开辟出一条柔道职业化的新途径,由此走上自给自足,强队富民的康庄大路。 那十运会真算是功德无量了。 体育盛宴,美食盛宴 碧空绿树,清风拂面,暖阳洒落在身上,在南京的每天,我们坐在汽车里,不是马车上,在一段段业已被割裂的城墙之间穿行,奔波在一个个场馆之间,体会古都和现代化大都市文明和被全运会激活的运动激情。 之前来过南京好几次,不过每一次都来去匆匆,没有机会近距离地观赏一次南京。这一次全运会期间,正是天凉好个秋,又赶上出报期间有间歇,所以还是能利用一点时间去周围转转。每一次出门,看到那些错落在现代楼宇之间的老城墙还有古色古香的宾馆楼房,总是有一番感叹。在石头城下的草皮上晒阳光,在中山陵、明孝陵的山坡上遥想当年,在前往紫金山天文台的山路上感受绿荫,心情总是让人很畅快。想到3年后的2008奥运会将要在炎热高烧的8月上旬开幕,真不知道到时候无论是运动员、工作人员还是记者,都要在火烧火燎中奔波,纵然北京古迹比南京更胜,也早已经没有了欣赏的心情。 这一次十运会,南京市政府据说花了总共1140亿元在这个上面,效果自然很可观。地铁、长江大桥、玄武湖下面交错的隧道还有马路两旁的亮丽工程,富庶的江苏人用自己的财富展示着自己的大手笔。十运会的主会场——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是设计师的一份杰作,网球场、游泳馆、主体育场无论是设计还是色调的控制,都让人感觉到很有冲击力。 为了全运会,政府确实把南京上下好好地收拾了一遍。不过可惜的是,他们把街头的大排档也给收拾了,全运会期间,都不让露面,令我等喜好美食之人失去了一个品味美食,探寻市井气息的机会。全运会的接待酒店中有不少强制记者买酒店的餐票,还不能全额退,这有点霸道。 这是体育的盛宴,也是美食的盛宴。十运期间,刚好是大闸蟹上市的好光景。采访十运会的记者里面,不少人吃大闸蟹都吃得快吐了。我们酒店的楼下,本来是个不错的餐厅,但是连续一段时间都在这里用餐,几乎把这里所有的菜除了鱼翅鲍鱼都点了一遍,最后也快吃吐了。 吃遍周围,就跑远一点。湖南路的狮子桥美食街,经常是人来人往,运动员、教练员、代表团官员还有记者们一遍遍地品尝着南京的美食。南京之行最有收获的是位于偏远市区的那家名叫太小的饭店,名字特别,菜也好得特别。大排档的门面居然每到饭点都是满满当当,两次打电话过去都无座可订,最后是趁着南京人民都用过了午餐,赶在厨师下班之前吃了顿饭,不错不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