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辽沈晚报:十运的金元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0月13日00:52 辽沈晚报

  十运的金元

  刘志向

  采访了许多重大足球赛事,但全运会还是第一次。也许我的神经因为陌生而变得敏感,江苏举办十运会成本似乎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一位组委会的工作人员树着食指向我说:
“65亿是官方数字,其实更多啊!说句心里话,大家都在硬撑!”

  江苏人在硬撑?我也是第一次听到这样自卑的话。在驱车1800公里进入江苏之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江苏的经济实力,其他省份少有的高速公路网密布全省,大型企业密布全境……这里是长江三角洲的经济重心,是华东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生活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江苏的苏州与广东的东莞并驾齐驱,统领中国轻工业以及外资引进的半壁江山。在强大的经济后盾下,江苏在十运会上的投入超乎想象,仅仅为了兴建一个高标准的奥体中心就耗资21亿人民币,比赛场馆的科技含量以及建筑规模完全达到了奥运会标准。南京市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在数条主干道的地下又建设了地下干道,在通往奥体中心的路上专门修建了一条地铁。江苏省公布的官方投入数字是65亿人民币,但据透露,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20亿。全运会的成本,究竟有多少?

  开幕式的前几天,在豪华的奥体中心主体育场,每天都在预演开幕式,而本来可以省略的燃放烟花一项,却每次都真实地上演。组委会的一位工作人员说,江苏这次是不惜血本,大家都是在撑着。“我们一块金牌的成本是1000万人民币,你们可以算算我们到底花了多少钱。”这位工作人员每天坐在酒店的大堂不厌其烦地接待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记者。他接到的最多的投诉是酒店的房间价格为何这么贵?“理解万岁吧!”这是他留给大多数人的一句解释。不过,从江苏的接待方面,我们还是很少能挑出什么大毛病,他们想得很周到,一如江苏商人的精明,以顾客愉悦的方式做成了买卖。

  走在南京街头,到处可以看到关于

十运会的标语和宣传画,不过南京街头的人对于来自外地挂着采访证的记者依然保持新鲜,不时有人探头观看,但是在南京的各个赛场,却没有多少观众。尽管当地电视台和报纸铺天盖地地报道十运新闻,而关注者其实寥寥无几。在开幕式当天和以后几天,南京将实行交通管制,私家车分单双号上路,市民怨声载道。而在南京周边城市的分赛场,十运会的气氛更是清淡了许多。11日记者驱车前往
扬州
采访足球赛事,为了找到扬州市体育中心就消耗了40分钟。整个扬州城看不到关于十运会的任何标语和标识,也没有任何指示体育中心的标牌。一路问过来,市民没几个说得清楚。与江苏组委会的官员谈到这件事,他们连连道歉,态度诚恳地告诉记者,他们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南京。也许,耗资巨大的十运会,给南京市民带来的最大实惠是道路和体育设施的改善。

  江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通过申办形势获得举办全运会的省份,在申办过程中他们战胜了辽宁一举夺魁。而下一界全运会确定在山东举行,来自山东代表团的官员私下透露,江苏十运是他们的样板,江苏拿了100多个亿,山东只能多不能少。各地如此投入巨资而不惜,看来全运会的金元政策带来的好处绝不是只在体育方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280,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