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场亚冠赛事1800万的票房及门票售罄的力度,说明恒大足球群星的号召力,终于不至于被娱乐圈一线明星落下几条街那么远了。
当然,仅就经营项目而论,后者是可以直接产生可观纯利润的,而前者相较其本身巨大的投入,门票销售火爆不过是填补了一点点赤字而已。但恒大集团的主业是房地产,投资足球俱乐部相当于另一种形式的广告品牌宣传,其带来的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以及间接产生的效益,也是足以反作用于主业并收获大笔回报的。
如果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分析恒大与足球的联姻,这桩买卖无疑既成功又体面。如今的“恒大”二字,不仅意味着房地产界的旗舰,更代表着中国足[微博]球界的龙头,连国家体育总局分管足球项目的副局长蔡振华,都能身披恒大战袍出现在广州天河体育场的看台上,足见这两个字对中国足球的影响力。
如此快速且华丽的成功,很容易让人模糊掉广州恒大[微博]俱乐部与中国足球之间的区别,毕竟恒大在亚冠赛场确实代表着中国足球,毕竟孔卡[微博]、穆里奇[微博]、埃尔克森[微博]这三个外援在亚冠赛场上的摧城拔寨,都是记在恒大账上的。
但事实又确实是不能被模糊掉的。经济实力、重奖机制、企业化管理作为“恒大模式”的先决条件,决定了此类成功的商业属性,它可以成为列入大学经济教科书的经典案例,却并不具备在中国足球范畴内的推广价值。这也是为什么在欣赏恒大纵横亚冠的同时,却无法对中国足球的未来寄予厚望的原因。
就在群情因恒大而激昂的时候,曾培养出冯潇霆[微博]、赵旭日[微博]等国脚的辽足知名个体户教练程显飞打官司的事情,又冷不丁地把中国足球令人沮丧的青训弊端放上了台面。教练为要培养费状告弟子,一场两败俱伤的官司,始作俑者其实是中国足球从未健全过的青训体系,而这只是中国足球诸多恶疾之一。
恶疾缠身者多寄望于一剂猛药后药到病除,但不喜按足球规律出牌的中国足球,以前没遇到过如此神医,以后也不会赶上这样的救世主。“恒大模式”可以赢得局部球市的红火,可以激发部分球迷的热情,甚至可以缔造俱乐部领域的辉煌,但绝对治不了中国足球的恶疾。这个道理,相信中国足协比谁都懂。
之所以揣着明白装糊涂,无非是政绩心理在作祟。对于中国足协来说,碰上恒大这种既肯砸钱又能赢球的俱乐部,也算是给说无可说的中国足球平添了几分底气,岂有不傍之理?!即便傍大款之举多少有些尴尬,但终归在写年终总结时,成绩一栏里不至于空白一片。
以偏概全、一叶障目,是中国足协的习惯性“踢法”,更何况恒大的横空出世确如及时雨般救了足协2013年的急,湿润了球迷久旱的心。
“正得秋而万宝成”,只是恒大出品的“恒大模式”仅属于恒大的成功,这本身就耐人寻味。无论如何,清晰可见的是,恒大之下的中国足球未经冬藏春耕夏耘,依然风雨飘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