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斯诺克大师赛的7年之“养”

2013年09月23日10:10  东方早报

  宋承良

  丁俊晖[微博]和肖国栋这两位中国球手会师本届上海斯诺克[微博]大师赛决赛,无论从过程还是结果,第七年的大师赛对于整个中国斯诺克运动来说都可谓完美。而在上海大师赛执行总监祁伟看来,这是一个七年之“养”的结果。

  “之所以出现两位中国球手会师决赛的场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台协愿意给中国年轻球手一个比赛的平台。”祁伟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的连续两年上海大师赛,每年8张外卡中台协全部给了中国球手,今年更是有包括丁俊晖在内的12名中国职业选手同时参赛,“比如说今年有外卡的袁思俊,他才刚刚13岁。”

  而在本届比赛中,组委会对中国选手的照顾也是全方位的。比如说第一个比赛日晚上,希金斯的比赛被安排在一号台,组委会特地安排中国球手鲁宁[微博]在二号台比赛,“今年给他一个比较好的位置,再加上电视转播,一方面让他觉得受重视,还有就是向观众介绍这些中国斯诺克球手。”

  上海大师赛从2007年开始举办,前两年夺冠的多米尼克·戴尔和沃尔顿都有些名不见经传。但从第三年开始,冠军就开始被名将垄断,奥沙利文[微博]、塞尔比[微博]、希金斯等悉数折桂。丁俊晖的夺冠,算是延续了这一传统。对此组委会坦言,“经过这几年市场的培育,名将们都愿意在上海投入得进行比赛。去年希金斯和特鲁姆普[微博]那场有大逆转,还出现了147分的决赛。”《泰晤士报》记者Hector Nunns就认为,上海的赛事组织和协调工作,在所有中国赛事中首屈一指。

  中台协一位官员在上海大师赛赛前曾经告诉组委会,“前几年,斯诺克在中国受到了很多其他台球类项目的冲击,不过从今年开始这个项目在慢慢回暖,很多台球俱乐部中的斯诺克球台重新多了起来。”而这次两个中国人会师决赛,至少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唤回一定的关注度。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