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齐鲁晚报:四面楚歌 国足不应孤军奋战

http://sports.sina.com.cn  2012年09月10日10:47  大众网-齐鲁晚报微博

  本报记者 李志刚

  这个“国际比赛日”,卡马乔率领的中国男足得到了与瑞典、巴西进行热身比赛的大好机会,本应好好练练兵,但很多中国足球俱乐部、媒体及球迷对此却不买账。最近几天,不少媒体对国足“环球热身计划”穷追猛打冷嘲热讽,部分人士甚至偏激地认为“既然近几年没有大赛任务,国足要成绩也没什么用处”。

  事实上,这种观点对于中国足球队的健康成长极为有害,如果不认真地对待每一个机会,中国足球要想翻身,只会越来越难。

  ◎帐下无人太孤单

  北京时间9月7日凌晨,中国队在赫尔辛堡与瑞典队进行了一场热身比赛,结果中国队0:1一球小负。这场比赛结束之后,国足将士先是启程赶赴哥本哈根,然后乘坐飞机先飞往苏黎世,到达苏黎世后,再转机前往里斯本。最后,从里斯本出发,又经过9个小时的飞行,才到达下一个比赛地——巴西的累西腓。这趟旅行耗时21个小时左右,国足将士个个人困马乏。

  如此舟车劳顿,让很多俱乐部各怀异心。为了保护自己的国脚队员,他们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卡马乔的征调令。按照与恒大俱乐部的约定,国足在与瑞典队热身结束之后,就要提前放郑智、孙祥(微博)二人回国。而在蒿俊闵(微博)赶到后,国足也只有17名队员可以参加与巴西队的热身比赛。其中,包括3名门将,还有一名伤兵于汉超(微博)

  对此,卡马乔现在也是一脑门子意见,他显然听说了人们对此次国足“环球征战”的一些猜测,于是便直截了当地声称“这样的赛程不是我安排的,热身对手也不是我挑选的”。卡马乔表示自己的工作没有得到包括中国足协在内社会各界应有的支持,他在率领国足踢完与瑞典队的比赛后开始抱怨,“瑞典队都派上了自己最好的球员,我相信下一场和巴西的比赛,巴西队也会这样,我搞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中国如此不重视自己的国家队,为什么我们最好的球员没能一起到瑞典和巴西参赛。”

  很显然,卡马乔是针对广州恒大(微博)俱乐部以种种方式阻碍球员入选国足而“开炮”的,恒大俱乐部及球队主帅里皮认为接下来的亚冠联赛更重要,但卡马乔显然不这么认为,“作为国家队的主教练,我并不需要对某一支中超(微博)球队表现出我的偏爱,我也觉得没有必要在中超俱乐部之间寻找平衡。如果是一支俱乐部队去比赛,未必全世界都知道,但就像我们和瑞典队的比赛,全世界所有人都会了解到我们的表现,国家队的影响力就是不一样。”

  ◎高薪并非冤枉钱

  由于未能率领中国国家队从世界杯预选赛亚洲20强赛中突围,从而获得竞争2014巴西世界杯的参赛资格,国足主帅卡马乔在很多人看来“能力一般”,“卡马乔执教国足”被有些人看作是中国足球扫黑风暴后最令人不解的一项投资。

  如今有人“旧话重提”,当初足协“瞎大方”,如今则是“很后悔”:比起国家队无缘世界杯,更令中国足协领导事后发愁的是,由于受错误信息误导,中国足协原本“大方”承诺为卡马乔工资支付税款,但实际缴税时,中国足协才意外得知,按照我国七级超额累计税率制度,卡马乔团队每年的纳税额居然接近3000万元人民币。

  “中国足协净干这种事,瞎花钱,白花钱,卡马乔3年合同带走1个多亿,足协还得替他缴至少7000万的税,这笔钱谁敢说不冤枉?”一位中超俱乐部老总在接受北京一家媒体采访时这样说,“关键他没有比赛任务,他这3年合同真轻松,全是热身赛,就明年打个亚洲杯预选赛,真不知道中国足协是怎么计划的。”卡马乔在中国执教被人戏称为中国足协“高薪养闲”,然而,这种说法还是显得过于短视,如果因为没有重要比赛就请个寂寂无名的教练,国足的水平自然会越来越差。

  一分钱一分货,价格贵自然有贵的道理。如果卡马乔能够改变国足的战术风格,让中国足球能够在更长的时间里受益,那么这笔钱未必就是“冤枉钱”。

  ◎自暴自弃没出路

  为什么以广州恒大为首的俱乐部在球员被征召时推三阻四?为什么不少国内媒体对国足一直冷嘲热讽批判有加?为什么部分球迷也持“国足无用论”?说到底还是功利思想在作祟。大家都认为中国队在失去竞争2014巴西世界杯的参赛资格之后,近年来便没有太多存在的必要;认为卡马乔在任期之内的主要任务是带队参加下届亚洲杯预选赛,未免过于轻松;认为中国队屡战屡败,“还不如直接解散了呢”……这种情绪可以理解,但观点却会伤害中国足球的整体发展。

  卡马乔一再提请中国足球界注意,“国家队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最高足球水平”,但这一在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会得到认同、根本无需争辩的事实,在中国却遇到了“责难”。深受“出线足球”、“锦标体育”、“金牌第一”影响的中国足球界乃至中国体育界,一直在“狂热”与“责骂”之间摇摆不定,要么就是“狂热”得近乎“无条件”地支持、追捧中国国家队,要么就是将中国国家队贬得一钱不值、批得一无是处,这显然不是一种理性的态度,没有能够发展地看待问题,试想,如果没有现在“低潮期间”的反复锤炼、磨合,中国国家队怎么可能取得进步?在今后的关键时刻又如何能够顶得住?怎么能够在国际赛事中为国争光?

  足球,不是单靠辱骂就能觉醒的,更需要支持和信任。

分享到:
  • 新闻胡锦涛:日任何方式“购钓鱼岛”都无效
  • 体育美网-小威决胜盘逆转阿扎四年后再夺冠军
  • 娱乐金基德新片擒金狮 华语片有斩获 名单
  • 财经汽柴油价格今日或每吨上调500元
  • 科技iPhone 5去三星化:台企或受益最大
  • 博客《中国好声音》黑马 《好声音》咋吸金
  • 读书令日军胆颤十大名将(图) 日对中国的积怨
  • 教育从大学保安到瑞典女婿的现代童话(图)
  • 育儿双独夫妻生二胎未申请被罚7万元
  • 健康到底谁有可能自杀? 中药泡脚药方大全
  • 女性囧脸包添新成员 盘点7种最短命护肤品
  • 尚品经典秋色怀旧腕表 中秋赏月高端酒店指南
  • 星座测试他值得你投资吗 星座首页改版
  • 收藏文玩核桃6年涨十倍 一片红邮票卖450万
  • 相关专题:国足2012系列热身赛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