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前夕,198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运动员接受了一项问卷调查。问卷中有一个问题是:“如果有一种神奇的药物,它使你在5年之内的所有比赛中获胜,但是5年之后你将死去,你是否愿意服用?”猜猜多少人选择了愿意?103名!
超过五成的世界优秀运动员都难以抵挡药物的诱惑,由此可见兴奋剂对于运动员的巨大吸引力。金牌的诱惑,居然超过了对死亡的恐惧,其背后的原因不言自明:在大赛中、尤其是奥运会这样的比赛中夺冠,意味着名誉以及滚滚而来的花花绿绿的钞票。
当然,那些运动员选择服用兴奋剂,还有一个不为公众熟悉的原因,这个原因说起来非常简单:查不出来。
大家可能觉得有些奇怪,为什么会查不出来?其实,在反兴奋剂领域,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来形容是最为恰当的。因为检测的手段,永远落后于新药的发明。随着国际奥委会反兴奋剂力度的加强,每一届奥运会被检测出使用兴奋剂的运动员人数都在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兴奋剂已经开始退出奥运会舞台了。兴奋剂和反兴奋剂斗争,这就好像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欺骗者总能寻找到一些新的药物和方法战胜检查系统,从而保持领先地位。合成类固醇药物被查出,生长激素和红细胞生长素又被广泛运用,如今这两种激素再度被反兴奋剂斗士们揪了出来,可谁又知道暗处还有多少没被查出来的新型兴奋剂呢?
其实,兴奋剂虽然很难发现,但如果大家都站在统一阵线,并不是不可抑制,但部分体育行业协会和组织却对兴奋剂听之任之,可以说他们的行为直接助长了兴奋剂的泛滥。比如说,媒体曾多次报道,美国两大联盟MLB(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与NFL(国家美式橄榄球大联盟)中,球员使用兴奋剂成风,但MLB并没有对这些球员进行处罚,反而规定:任何人员不准对外公布内部检测结果。在阿姆斯特朗这件事情上,国际自盟也是态度暧昧;而环法自行车赛如今“药罐”成串,国际自盟恐怕难辞其咎。
家丑不可外扬的做法,在国内也同样时不时地上演。当年九运会期间,罗雪娟一句“泳池中的水不太干净,但我是干净地站起来的”曾经语惊四座。在九运会游泳比赛期间,仅女子比赛就有6个项目游出了当年世界最好成绩,另有10项成绩可列入当年世界前五——不少悉尼奥运会和福冈世锦赛冠军的成绩,在九运会的成绩面前都黯然失色。这样的“大跃进”,难免让人疑窦丛生。多年来,一些项目“内战内行”,但这些运动员及教练员绝大多数都没有接受过惩罚,说白了,就是规则之外还另有规则保护着他们。
所以,要想反兴奋剂,就得先反潜规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