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阿姆斯特朗(微博)宣布放弃与美国反兴奋剂机构的纠缠(被后者认为默认服药并施以重罚)后,民意多数站在阿姆斯特朗一边。截至昨日22∶00的新浪网调查中,近五成网友选择了“有悬疑,为何没有确凿证据”这一项。我想,除了反兴奋剂机构的确没有拿出铁证以外,车王和抗癌英雄的光环,更为他赚足了印象分和同情分。
但阿姆斯特朗是否清白,真相还很遥远,可能永不可及。他十数年的职业生涯,留下的尿样可能有小半吨了,但谁能说清这些液体现在藏哪了,还是像窖藏名酒一样蒸发掉了。
我感兴趣的倒是另外一个问题。加拿大人本·约翰逊吃类固醇后第一时间被揪,约氏大声喊冤,说美国人搞霸权搞歧视;阿根廷人马拉多纳服麻黄碱也第一时间被揪,老马同样哭天抢地痛斥老美,那是在美国本土举办的世界杯。可是近十年国际体坛因禁药中招的大腕,美国人可不少。琼斯、加特林(微博)、蒙哥马利几个田径巨星以 外,阿姆斯特朗的同行、2006年环法冠军兰迪斯也是美国人。如果说环法冠军总被美国人拿走,法国人不爽(法国《队报》正是质疑阿姆斯特朗服药的始作俑 者),那么田径界的反禁药风暴,当推美国本土最剧。而风暴的节奏,通常是媒体爆料在先,机构调查紧随其后,最后是处罚令下。个别重“气节”的涉案者会提出反诉,但基本无疾而终。
面对竞技场上的英雄,作为粉丝你尽可顶礼膜拜,但作为调查机构,质疑是永恒的使命,而近乎迂腐的调查取证是践行使命的不二法门。体育的一大魅力在于塑造英雄,可如你读史所见,英雄成功的背面往往有不可告人的X因素。反禁药,会毁掉英雄的声誉;可不反禁药,公平缺损,体育就失去了最根本的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