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东方早报:哪个小镇来的青年

http://sports.sina.com.cn  2012年06月25日06:49  东方早报

  徐建军 

  几个月前一期《时尚先生》在策划相关韩寒的选题时,把韩寒拉到了上海郊区,也就是他爷爷奶奶生活了一辈子的亭林镇。让他在那个和中国大部分颓废而无力的小镇差不多的地方,烧野火,爱抚看家护院的老犬,爬上破旧的屋顶,和安静保守的老人们撒娇。在剖析年前开始的那场不明是非的争论中,“亭林镇生活切片”的角度无疑找到一个聪明的入口,暂且抛开层层迷雾与口水,把韩寒固定在“小镇青年”的角色扮演里。试图让城市中一直沉默的大多数泛起内心的刹那风波,然后确认,这孩子其实就和走出小镇试图融入大都市的我们一样——诚实,勇敢,倔强,外表洒脱,内心保守,有时又那么冲动——一定不会干出什么坏事的。

  喜欢看电影《肖恩克的救赎》的阿隆索的品质几乎是西班牙队中的孤品。他很像豪华都市中藏着蓝领之心的高级金领。就是那个我们在一线都市的工地里经常看到的头顶安全帽,拿着图纸指指点点的老张或者老李们。白白净净的,话不多,有想法,力气也蛮大的。工作的间隙也会蹲在角落里,就一瓶劣质啤酒,扒拉几口盒饭。西班牙队展示的一组时尚大片里,尽管他也一身阿玛尼西装,但忧郁不确定的眼神里总是出卖他小镇青年的气质。

  你不能指望,每个人都是伊涅斯塔、阿韦罗亚、皮克或者是卡西利亚斯那样流着高贵足球血统的贵族。其实城市的中坚力量往往要靠那些有欲望却又默默承受压力的进城的小镇青年们。这样的人起点低,经常要被问“你从哪里来的”,没多少可供挥霍的额外资源,所以听话,不会出乱子,执行力又强。阿拉贡内斯喜欢阿隆索,博斯克也喜欢阿隆索,穆里尼奥更喜欢阿隆索。他们都会放心地给予阿隆索最充足的出场时间。

  阿隆索出生在西班牙北部海滨城市圣塞巴斯蒂安的安静小镇Tolosa。在家乡一家连度娘都搜不出的Antiguoko球会开始职业生涯,后来去了我玩FM时都不屑于带的小球会皇家社会队。与大多数走出故土的我们一样,热爱自己的家乡,但大学毕业后,一个个忘恩负义迫不及待地在大城市攒钱买巢,甚至还要搭上父母的养老本钱,终日接受内心背叛与煎熬。阿隆索也要经历,离开还是留下,他说:“我庆幸在自己从小钟爱的家乡球队中成长,为它带来荣誉和希望,可我却不能永远留在这里。”

  他这样的人不会像伊布那样演绎多样的长发,没有皮克穿着花哨衣服拥抱着夏奇拉的派头,更不可能和拉莫斯一样文身遍布全身。生活在他处的阿隆索,更珍惜眼前的所有,适时倒会在西班牙碰到难题时,生发出更大的勇气。

  在队友以寸为单位,悠闲地丈量着草皮结构时,他会于一脸沉默中,不加思考,按捺不住地来一脚长传或一记远射,直接得像在他身后渐渐淡出的故乡的小路,让队友心路突然一紧,想起来,这是八进四的比赛,是阿隆索国家队第100场比赛,而不是一场队内的攻防演练。所以队友心中,总会默默地留一块位置给他。因为阿隆索和他们思维有时候不一样,他是巴尔扎克笔下的外省青年,会冷不丁把他们拉回现实,他骨子里有小镇青年一样务实的功利足球影子。

  小镇青年都会幻想能有一个可靠温暖的港湾。在遇到伤害或者不能融入社会的痛苦彷徨时,可用倾诉和躲避来消解内心的戾气。同时又可以在身在高处,忘乎所以时,有地方能把他们扯回地面,告诉他们,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而不至于像当年杀人狂魔张君选择用报复社会的方式来对抗社会系统对他的抛弃。或者苏童《米》中进城的五龙一样,用把米塞进女人下体的变态行径来让自己心灵回到原乡。阿隆索的港湾是一个叫Nagore的姑娘,长他五岁,长相一般,小有气质又成熟稳健。最关键的是她独立,从不给阿隆索带来什么麻烦,在他挫折或者风光时,默默陪伴左右,低调甜蜜。

  暴躁的里贝里来自被称为“法国最破的小镇”布伦。张扬的C罗出生于大西洋上的海岛马德拉。“思考者”哈维则诞生在有著名音乐学院和石头教堂的小镇特拉萨。故乡小镇的滋养深深在足坛一代小镇青年的性格上打上胎记。而当下我们这一代小镇青年故乡已逝,精神上的家园依旧茫茫,心灵上的苦楚,跟这个大的转型时代一样让人揪心,又怅然若失。

  十年前我在杭州创了份还算风靡的《杭州杂志》。第一期即做了个庞大的选题——以小镇青年的姿态跃入主流。采访一大批在杭州可以喝红酒、泡咖啡馆、耍古玩、开豪车、藏名表的文艺人和那时还不叫CEO的老板们。现在想想这个标题有时会脸红。自己当年弄懂了什么叫主流了吗?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2欧洲杯专题 |欧洲杯西班牙VS法国专题 

更多关于 法国 西班牙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