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耿:欧洲杯谁都不务正业

http://sports.sina.com.cn  2012年06月19日07:03  东方早报

  刘耿

  八强诞生之后,挑肥拣瘦的球迷开始入场。反观球迷及足球之于我们的文章一下子多起来,韩乔生、颜强、张晓舟、葛爱平像不约而同地写高考同题作文。

  相较而言,韩乔生能拿高分,这位语无伦次并伴有间歇性语词杂拌的解说员写的是大路货,观点也不新锐,但最切题。解构高考题的高手未必是解题高手。

  韩乔生的主论点为:“体育消费高伪球迷功不可没,就为有点谈资。”

  这个论点的核心概念“伪球迷”本身是个伪概念。若是不能定义“球迷”,又怎能定义“伪球迷”?比如,球迷可不可以不懂球,如果球迷可以不懂球,伪球迷也可以不懂球。根据韩乔生上下文的论述,他眼中的伪球迷包括两类人:不懂球的球迷、不喜欢足球却假装喜欢的观众。于是,论证伪球迷的存在就像论证“金山不存在”,陷入形式逻辑悖论。

  韩乔生想表达的,应该是对“专业主义”缺失所引发的忧虑。

  而“去专业化”恰恰是媒体所施。一方面是出于扩大影响力的需要,专业的体育报道不断地降格化,以让更多的人跨过这道门槛。为了吸引人,就要活色生香,寻求人类的最大公约数,比如食色性也、八卦。

  从比基尼播报天气预报到推出波比球大的足球宝贝,甚至连动物界也惊动了,各显神通预测忙,而当体育新闻推进到这一步的时候,便触及了较多专业人士的底线,若是讨论C罗几个女友、意大利队搞不搞基,他们不会反对,毕竟还是体育人物为主角的事件,而足球宝贝与足球的勾连尽失了。这一类就是伪球迷之“不懂球的球迷”。

  另一方面,当欧锦赛被媒体营造成一种氛围、一种情绪,“沉默的螺旋”效应就产生了,不爱足球的人在这种气氛的重压下,不敢表达反足球的言论,要么沉默,要么投靠球迷阵营,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循环往复,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这一类就是伪球迷之“不喜欢足球却假装喜欢的观众”。

  要不要更多的“伪球迷”加入进来,实质上是专业主义与媒体扩大再生产之间的悖论。媒体既要将一些坚硬、难以克化的专业性软化,以飨更多观众,又要保持一定硬度,以保专业、格调、品位。专业主义就这样在消解中建构,在建构中消解。

  专精于体育本身,是最安全的,是经济适用男,不第一眼吸引人,也不易被驳倒,靠着娓娓道来,细水长流来吸引和维持小众。

  然而,这种传教士姿势日久天长会将有意思的事也弄得乏味。技术流如张路,也会偷偷溜号,在解说捷克与波兰之战时,盛赞右后卫加布雷·塞拉西,冷不丁地指出:“埃塞俄比亚原来那个皇帝是海尔·塞拉西。”伪球迷对解说员的需求最为迫切,若是通篇都在白描比赛发展,他们第二天酒桌上的谈资何来?

  “欧锦赛来了,我支持湖人队,因为里面有姚明,他跨栏那么厉害,基本不用抢七就能一杆清台,他的反手击球也很强,而且过弯很流畅,入水都没有水花的!”道尽了碎片化时代复制粘贴的呓语和乱码感,如龚琳娜的《忐忑》,要的就是这感觉!

  专业主义还是花边主义?都不重要。言之有物、言之成理,就比虚应故事、无病呻吟要强。

  就算真以专业主义自居,你能做得到吗?中国有没有球评家能进入左右一场比赛的核心利益圈?如果没有,只是对着屏幕照本宣科,在我看来,欧锦赛很多分析都是假的,很多假球,根本就是超过球迷想象的。

  其实,包括专业人士在内,谁都不务正业。英格兰记者忙着在埃菲尔铁塔和凯旋门上贴数字小广告,意大利记者在西班牙更衣室留言,千万别踢成2比2;阿尔沙文懒洋洋地看一段村上春树写的《旋转木马的鏖战》,再扫一眼场上鏖战。

  没有人有资格也没必要专业地、道德地批判。有本事去揭穿皇帝的新衣。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2欧洲杯专题 

更多关于 欧洲杯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