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羊城晚报:大牌赞助商看淡伦敦奥运

  如果说奥运战火即将在7月点燃,那么伦敦奥运会赞助商的“暗战”,早在四年前北京奥运会结束时就已拉开了序幕。一边是全球体育盛会的巨大商机,一边是煎熬人心的金融风暴。伦敦奥运会,是否还能成为打造国际品牌的捷径?这些奥运赞助商们将如何在这场国际盛事中一决高下?中国体育品牌又将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在伦敦奥运会?羊城晚报为您一探究竟。

  “TOP赞助商”阵营3进4退

  伦敦奥运会总共有11家“TOP赞助商”———与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会相比,可口可乐、麦当劳、Visa、GE、欧米茄、三星、斯伦贝谢、松下等八家企业继续坚持“奥运梦想”,另有宝洁、陶氏化学和宏碁三名“新队员”加入,但联想、柯达、宏利保险和强生四家企业则选择了低调退出。

  “能续约50年就续约50年,能续约100年就续约100年。”TOP计划中的“常胜将军“可口可乐大中华区及韩国区总裁鲁大卫向媒体如此表示。从1984年起,可口可乐已经有足足28年奥运会Top赞助商的“历史”,“我们只需要遵循一种简单至极的哲学。如果它是移动的,我们就赞助它;如果它是静止的,我们就把它涂成红色然后刷上可口可乐的标志。”

  跟可口可乐一样坚持的,还有Visa。Visa自1986年加入第一期TOP计划后就“永不言退”。据悉,Visa与国际奥委会(微博)的赞助合约已经签订到了2020年。作为奥运的“经典”赞助商,Visa动用了大量的明星阵容———为20多个国家的超过50名运动员和国家队提供支持,包括李娜(微博)、菲尔普斯(微博)(Michael Phelps )等体育明星一起,组成London 2012“Visa之队”。

  与之同时,作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官方实验室服务提供商,葛兰素史克与伦敦国王学院(KCL)建立了开创性的合作关系,提供相关设备和设施,使其可以在伦敦奥运会期间独立运作一间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认证的实验室。

  英国本土赞助商较“冷静”

  当然,并不是每个公司都如此———强生公司品牌资产及北京奥运项目部副总裁荣庆曾向媒体透露:“强生最初赞助奥运,是因为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我们首先是看到了北京奥运会对强生在中国市场的巨大营销价值。”从“北京2008合作伙伴”升级为北京奥运的“TOP赞助商”,强生的目的非常明确。

  除了TOP赞助商,记者了解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一级赞助商包括adidas、BP英国石油公司、British Airways英国航空公司、BT英国电信公司、EDF法国电力公司与Lloyds TSB等等。近日,BMW也宣布,成为伦敦奥运会的汽车(一级)赞助商。记者采访发现,跟中国企业“挤破头”要打入北京奥运会赞助商行列不一样,英国本土企业对伦敦奥运会似乎更为“冷静”———“我们虽然在英国,但我们选择赞助F1而不是奥运会。”一个全球500强的英国企业负责人向记者坦言。

  中国体育品牌“曲线救国”

  虽然国际奥委会并没有正式公布TOP赞助计划的门槛,不过广泛引用的一个门槛是:联想花费6500万美元获得北京奥运会TOP赞助商资格;如果按照每届赞助费用递增15%-20%的最保守估计,伦敦奥运会TOP赞助计划的门槛很可能已经提高到8000万美元。

  8000万美元的门槛对于中国体育品牌来说实在太高,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会“缺席”。记者发现,国内众多的体育品牌基本上都采取了“曲线救国”的方式———纷纷以赞助各国代表团的方式出现在伦敦奥运会赛场上。

  例如,最受关注的中国代表团,参赛选手要身着安踏服装登上领奖台;李宁则抢下体操、跳水、乒乓球(微博)、射击、羽毛球(微博)等五支“金牌梦之队”的赞助权。此外,安踏、李宁等国内体育品牌还赞助了多个国外代表团或运动队,将与他们一起亮相伦敦。

  不过,相比北京奥运,此次参与伦敦奥运营销的中国运动品牌还是少了很多。有业界分析指出,一些品牌已经看淡了今年的伦敦奥运会,而实际的营销效果,也很难比得上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会。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奥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