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解放日报:竞技体育该多些人情味

http://sports.sina.com.cn  2012年06月02日07:33  解放日报-申江服务导报

  本报记者 陈华

  王晓理,中国羽毛球(微博)队队员。5月26日,这个武汉姑娘代表中国夺得尤伯杯后,才知道自己外婆已经去世。家人为了确保王晓理在家门口夺冠,将外婆病危和去世的消息隐瞒了足足半个月。

  赵源熙(微博),韩国人,广州恒大(微博)的亚洲外援。恒大晋级亚冠八强的关键战役,赵源熙奋不顾身的铲球帮助球队保住胜果,却让自己付出了3根肋骨骨折、需要养伤半年的代价。恒大俱乐部决定,不再和合同至今年年底的赵源熙续约。

  不管是王晓理还是赵源熙,他们的境遇都让人感受到竞技体育、职业体育的残酷。为了成绩,可以隐瞒亲人去世的消息;为了成绩,可以把一个劳苦功高的忠臣裁员——这一切,和中国竞技体育圈多年不变的 “金牌和成绩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密不可分。

  究竟该不该对王晓理隐瞒?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王晓理的父母既然选择隐瞒,外界的看法又有多大的实质意义呢?

  究竟该不该裁掉赵源熙?从恒大俱乐部的角度看,似乎无可厚非。毕竟,他严重受伤不能再为球队出力,与其浪费一个宝贵的亚洲外援名额,不如通过换人来进一步释放球队的战斗力。

  王晓理最终夺得世界冠军,第二天就前往外婆的坟头祭扫。她知道,自己的金牌是对九泉之下的亲人最大的安慰。

  赵源熙虽然被裁,但幸运的是,他碰到了一个有钱的俱乐部。恒大不仅照常发放赵源熙的日常工资,还宣布球队如果接下来赢球,躺在病床上的赵源熙照样可以拿到和过去一样的单场1万美元赢球奖金。甚至,恒大特别为他发放了30万美元的“拼搏奖”。起码,恒大在物质上没有亏待赵源熙。

  但是,不是所有的运动员都像他们这么“幸运”。一直以来,中国体育提倡轻伤不下火线,提倡为大家舍小家,因此经常有运动员和教练员遇到亲人病危不能陪在床前的情况。身患先天性心脏病的中国举重队教练梁小冬在大年初一猝死,更为竞技体育“过节不回家”的做法敲响警钟。

  毫无疑问,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金牌和成绩的看法正逐渐发生变化。对团聚的渴望,对人性的看重,成为运动员和教练员群体更主流的意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王晓理没有被隐瞒至伦敦奥运会结束,赵源熙没有因为重伤而被俱乐部彻底遗忘,这已经是中国竞技体育融入人性的进步。

  即便如此,中国竞技体育依旧需要更多的“人情味”。让运动员和教练员更多感受亲情的温暖,让更多人了解为锦标主义松绑的重要性,这才是王晓理和赵源熙遭遇留下的积极意义。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2年汤尤杯羽毛球赛专题 |2012赛季中超联赛专题 

更多关于 羽毛球 中国体育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