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民日报:张琳之痛 泳坛之思

  为赢取进军伦敦奥运会的最后希望,25岁的张琳“自降身段”地参加了专为20岁以下运动员设立的全国青年游泳锦标赛。但毫无亮色的成绩,令他与伦敦奥运会渐行渐远。

  人们在猜测,张琳到底还能不能参加奥运会?其实,这不过是一个舍本逐末的疑问。与其备受煎熬地等待最终判决,不如理智地探究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一个天才泳将在3年多时光里急速陨落。

  训练不当、体能透支、哮喘发作等等,坊间流传着有关张琳现象的诸多版本。但无论是张琳本人还是其教练以及中国泳协,至今无法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这尤为令人心有不甘。不清楚失败的原由,比失败本身更可悲、更可怕。   

  比起旁观者的不平,张琳自己倒显得挺坦然。一个月前的绍兴全国游泳冠军赛上,毫无斩获的张琳好像就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 ,他曾无奈地对媒体也是对自己说,竞技体育就是如此残酷。这些天,张琳的微博一直在更新,为在红土场征战的李娜加油,为最美教师张丽莉感动,为切尔西队在欧冠上的神奇表现喝彩,他关注着纷繁多彩的世界,而与他最为相关的奥运会、游泳这些词汇,却不曾提及。或许,只有如此刻意的回避与逃离,才能让他短暂地忘却心中的疼痛。

  今天的中国泳坛拥有了更伟岸的偶像、更多的争金点,一派繁华盛景中,张琳的黯然枯萎似乎无足轻重、微不足道。同伴们都在忙着向前冲,甚至无暇聆听他的一声叹息。

  然而,今天的张琳究竟是一个偶发的个案,还是中国游泳始终未能逃脱的魔咒?昙花一现式的悲情人物,在中国泳坛并不鲜见,张琳不是第一个,或许也不是最后一个。如果张琳的落寞最终只是个体创伤,而不能引发集体反思,那么中国游泳即便能迎来一时的绽放,也难以走入长久的春天。不懂得失败之因,也就不会懂得获胜之道。

  4年前的北京奥运会,当21岁的张琳历史性地登上奥运会领奖台时,17岁的孙杨只能投来艳羡的目光。4年后的今天,孙杨也是同样年纪,而且比当年的张琳更加意气风发、耀眼夺目。然而,再过4年呢,25岁的孙杨又会在哪里?(许立群)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张琳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