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汪大昭:汤杯之战与羽毛球报道的慢热

http://sports.sina.com.cn  2012年05月21日10:58  中国体育报

  羽毛球是中国体育的优势项目,这在时下是无可非议、举世公认的,而羽毛球大赛的成绩也很难像当年那样令人激动了。中国羽毛球崛起比乒乓球晚了20多年,社会环境和影响力都已不同,更何况在羽毛球之前,女排、体操、跳水等项目已先后登上世界体坛之巅。尽管如此,但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羽毛球男队夺取汤姆斯杯的突破,还是一项具有时代特征的辉煌成就,对10年后羽毛球走进奥运会有重大影响和推动。

  时光匆匆,记忆深深。1982年,中国队首次参加汤姆斯杯团体赛,一举夺冠,但并非一鸣惊人,因为中国队的实力不差,只不过国际羽坛组织机构曾经门户众多,没有统一的大赛,又不是奥运会项目,对成就和水平难以认定,全英锦标赛取胜被视为世界冠军。作为媒体,自然是中国队参加哪个组织及其举办的比赛,哪个就是必须加以维护的正牌。汤姆斯杯赛被介绍给中国公众,当时不称球迷,叫体育爱好者。

  那时候的汤姆斯杯决赛分两天进行,有些运动员单打和双打兼项。放到今天,实在是可以大肆炒作的机会。但在当时,不管多么心急焦虑,最终等来的不过是一条几百字的新华社消息。媒体之间无可竞争,哪家都会采用,哪家也难做出新鲜花样。

  传媒事业和传播技术不发达的时代,没有多种类的报纸,没有互联网,电视台也没有全程直播,人工接转的越洋电话很难及时与远在异国的球队联系,通讯社的通稿成为重要甚至唯一的信息源。对于中国队初登汤姆斯杯赛场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媒体并没有多少可靠依据作出判断,能派体育记者专程出国采访比赛的新闻单位本来就少之又少,也未将汤姆斯杯赛列在计划之中。

  羽毛球队没有像乒乓球队“人生能有几回搏”那样的壮语,社会上也没有像对待男女排那样总结出“振兴中华”“拼搏精神”等口号,汤姆斯杯之战过程惊险,结局惊喜,留下了一段佳话。记得决赛首日中国队落后,《人民日报》只刊用了新华社短短的通稿,简直就是一张比分表,尽量不起眼。第二天逆转夺冠,位置升格到第二版头条,有新华社消息和王文教高举奖杯的传真照片,还特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前方记者采写了长篇决赛纪实。中国队凯旋是当时报道的一大重点和“规定动作”,消息上了头版,随后的国家领导人接见球队的消息被放在报眼位置上。

  一朝突破,另眼相待。分别出任汤杯决赛第一、第二单打的韩健、陈昌杰都是辽宁人。韩健场上场下头脑聪明,虽在此之前早已成名,但勇挫印尼名将林水镜的佳作,还是令媒体趋之若鹜。当年秋天新德里亚运会后,韩健亲笔为《人民日报》撰稿《我是怎样两次打败林水镜的》,文章写得情景交融,非亲身经历者写不出,就是同样有亲身经历的运动员大多也无此文字能力。韩健成了媒体的好友,这样的关系至今让人怀念,就如李谷一唱红的那首歌——《洁白的羽毛寄深情》。(汪大昭)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2年汤尤杯羽毛球赛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