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体育报:亨德利退役是一种解脱

http://sports.sina.com.cn  2012年05月14日10:44  中国体育报

  我和大多数30岁以上的台球迷一样,喜欢斯诺克源于对一个球员的崇拜,那就是纵横斯诺克江湖27年的台球皇帝——斯蒂芬-亨德利。

  记得那是1993年,我从央视体育频道“台球城”节目里知道了有一种台球叫斯诺克,而且这个项目有个无敌于天下的绝顶高手叫亨德利。我从此开始了十余年的“亨德利情结”。我和几个朋友想尽一切办法去找亨德利的比赛录像,甚至找到在英国留学的朋友录下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直播再寄回中国。我们一起分享了亨德利1995年世锦赛夺冠以及那精彩绝伦的单杆147分。1997年,他和奥沙利文在利物浦共同创造的神话般表演我们同样尽收眼底。那时,亨德利在我们心中就是斯诺克的代名词,相形之下,其他球员黯然失色。

  我第一次看亨德利的现场比赛是2005年的中国公开赛,虽然因为工作原因,我那时已经看过不少职业赛事,但近距离欣赏偶像的比赛让我既紧张又期待。关于那届比赛,相信很多人印象最深的是丁俊晖异军突起,而我记忆犹新的却是找到机会与亨德利合影后的兴奋。在那次决赛的现场,我是少数支持亨德利的铁杆球迷之一。

  随后几年,我满怀欷歔地看着“皇帝”从巅峰慢慢滑落,那令所有对手胆寒的锐利眼神已慢慢变得黯淡,曾经的“金童”日显老态,也越来越难看到他昔日那犀利的进攻、精妙的围球。在中国公开赛、上海大师赛的赛场、酒店和一些俱乐部,我曾多次见过亨德利,但那种初见时的惊喜和紧张已不复存在,偶像的光环渐渐褪去。

  2009年,我参与BTV杯国际斯诺克邀请赛的筹备组织工作,亨德利是受邀球员之一,能够再次近距离接触曾经的偶像总是让人高兴的。很多人曾经拿亨德利同韩国围棋选手李昌镐相比,说两人很相似,都在各自领域达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而且都是冷面如铁、惜言如金。其实,赛场下的亨德利很好相处,他虽然不像吉米·怀特、马克塞尔比那样爱开玩笑,但也是平易近人。负责接待的翻译在比赛结束后对我说,真没想到名气最大的台球皇帝一点儿架子都没有,总是提前5分钟到达约好的地点,对所有人都彬彬有礼,偶尔出现小的疏漏也是一笑置之。不像有的选手,名气不大脾气不小。

  生活中的亨德利是个爱家庭的好丈夫、好父亲,妻子曼迪是他初恋女友,20多年来从未有过任何绯闻。他会因为妻子想喝番茄汁而跑遍酒店的餐厅和酒吧,会在给杂志拍摄照片时要求多拍几张与变形金刚模型的合影,带回去给小儿子看。每次提起孩子,亨德利都会眉飞色舞,特别兴奋,他觉得大儿子布莱恩很有斯诺克天赋,也许会在职业球坛取得好成绩。有人提议明年的比赛让他带着儿子一起来,打一场父子表演赛,亨德利煞有介事地考虑了一下说:“可以啊!不过,布莱恩的出场费比我贵。”

  那次比赛,亨德利小组出线后输给了马奎尔——近距离观战可以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亨德利对比赛的专注、对胜利的渴望以及失利后的沮丧……他的经纪人对我说,斯蒂芬是追求完美的人,当有一天他觉得自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打球,就会离开斯诺克。这句话两年多后真的应验了。

  现在看亨德利的比赛已经没有当初的激动与赞叹,更多的是对一个朋友的关注。我怎么也没想到,亨德利会在短短几天让我和他的球迷的情绪升上高空又跌落谷底——世锦赛首轮对阵宾汉姆,亨德利打出了10年难遇的高水平,几乎每一盘都是一杆制胜,还打出了自己第11杆147分。看着“台球皇帝”在斯诺克江湖纵横挥阖、一剑封喉,绝杀一个又一个对手时,我有些恍惚,仿佛又回到了上世纪90年代。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还没来得及与以前一起看球的朋友分享这份感慨,亨德利突然宣布退役了。对于这一天,我其实早有心理准备,只不过没想到这么突然,也没想到当有一天在斯诺克球台边真的再也看不到那个熟悉的身影,我的心里会如此落寞。

  对于追求完美、渴望胜利到了近乎偏执的亨德利来说,退役是一种解脱,但我相信,也许他的生活会更快乐、更轻松,可再也体会不到胜利后的喜悦会是他最大的遗憾。

  我希望能够找到1990—1999年世界斯诺克比赛的素材,能够让更多人看到亨德利当年的风采,让更多人看到在20多年前,那个一头金发的年轻人是怎样震惊了斯诺克球坛,改变了斯诺克打法,统治了斯诺克江湖……

  (作者寇文彤为中国台球协会新闻与宣传委员会副主任,连续两年参与BTV杯斯诺克邀请赛组织工作,与亨德利及其夫人有较长时间的接触和交流,熟悉斯诺克历史、文化、球员和赛事)

分享到:

相关专题:台球皇帝亨德利宣布退役专题 

更多关于 亨德利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