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易购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颜强:足坛反腐不责众何为法?

http://sports.sina.com.cn  2012年04月25日15:36  FT中文网

  只有到开庭受审的时候,谢亚龙和南勇这两位前足球官员才能重新吸引一下公众注意。中国足坛反腐,从雷霆万钧的“斩立决,杀无赦”风暴,逐渐散为三地开庭,审理内容也相对简单了起来。各自涉及案情,名目上看,多为受贿。但从定调上看,还没有提高到“行业腐败”的高度。

  我总会回想两年前张斌先生说过的一段话:“打假扫黑开始容易,难的是如何收场。”永不收场的足坛反腐运动,或许可能维护一片天地干净,只是事态进展,和公众此前期望有着不少差距。从差不多三年前掀起这番风暴,到连续拿下两位前足管中心老大,再到各种案情渐次铺开,整个行业之混乱和腐化,逐渐暴露在公众面前。

  期间有过不少声音,喊着要严惩,不过时间线一旦拉长,热情和关注都在下降。谢亚龙和南勇的开庭时间也有过好几次拖延。即便是开庭公审,媒体和公众得以接近的程度也不高。此前杨一民案件的审判,被认为为之后案件的审理提供了一种标尺。而谢亚龙和南勇案透露出的涉案金额,还不及杨一民。高高举起的法制铁拳,会不会就此轻轻放下?

  虽然在丹东、铁岭和沈阳三地开庭的足球腐败案件彼此未必直接关联,但是面上看到的,都是“谋取非法利益”和“公务人员受贿”、“非公务人员受贿”这些。行业性的腐败现象,恐怕也不是这一轮法庭公审能够处理的。在昨天开庭首日,据传谢亚龙案情还有新的变化,能不能“按计划”审理结束,又有新的变数。

  谢亚龙个人涉案问题到底有多么严重,我兴趣不大,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只是这一系列案子,牵涉到了众多职业俱乐部。比如有俱乐部联赛夺冠后,主动给足协领导“发奖金”;又比如中超(微博)时期多场臭名昭著的问题联赛,虽然在一轮又一轮审判过程中被提及,却没有得到什么相关处理。陆俊因为在中超时代的上海滩德比中受贿操控比赛而获罪,同一场比赛的操控者中还包括参赛球员,然而媒体显示,这些球员本次被审,却是因为其他比赛。

  公众对此的一种简单反应,是“法不责众”。中国这些职业俱乐部,在十年假球黑哨纵横的时代里,不涉及假赌黑问题的,只怕寥寥无几。于是大家得出一种结论:要是将这些俱乐部都处理了、都绳之以法了,中国只怕没有几个职业俱乐部还能正常运营,联赛可能一夜之间就不复存在。所以法不责众。

  这种说法流传极广,也得到不少支持,看上去都是从保护联赛、保护足球的角度出发。假赌黑已经成为如此普遍的现像,有这类行为的机构和个人即使不合理乃至不合法,也只能轻轻放过。

  然而在任何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里,“法不责众”在法理上都不成立。公众有这种预期,其实反映出的是所立法规之不当。这就像“集体受贿不算受贿”的逻辑一样荒谬。

  如果那些涉及假赌黑的人,甚至是其中推波助澜者,或者是足球腐败同盟的成员,因其身在“众”,而得以逃脱,那才是真正的不公平。可悲的是,这样的不公平确实存在——多少个问题俱乐部,依旧笑傲中超中甲?多少个问题球员、教练和掮客,依旧在潇洒度日?

  根除足球产业内的恶疾,当然需要制度化的重建,但新的改革和制度体系建立之前,那些为了比赛结果收买对手、贿赂裁判和足协领导、为了个人成就和国脚身份而去大肆贿赂的人,必须得到相应惩治。否则谈什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谢亚龙案情再怎样变化,都只是一个个体话题。对于中国足球体制性的腐败,不责众,则是真正对法律的无视。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颜强(微博)

分享到:

更多关于 颜强 反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