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易购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武汉晚报:中国体育的“免死金牌”有点跌份

http://sports.sina.com.cn  2012年04月12日11:10  汉网-武汉晚报微博

  今年夏天,奥运会就将在伦敦开幕。作为东道主,英国竟然决定,不对获得奖牌的本土选手发奖金,哪怕一个便士都没有。该国奥组委发言人,更傻兮兮地表示,相信选手参赛不是为了钱,而是凭着对运动的热爱。

  如此视金钱为粪土的崇高口号,原本该诞生在“先谢国家”的地方才对。可事实,恰好相反。英国《泰晤士报》报道,中国的奥运冠军奖金为4万多美元,排名世界第四,这纯属看不起人。

  《泰晤士报》只统计了各国政府和奥委会的奖励,他们不知道,中国冠军的颁奖仪式是个连续剧。国家为每位冠军发放的35万元人民币,只是个热身;接下来轮到省里、市里奖励,通常金额比35万只高不低,运气好的还能分房子;然后是霍英东基金会的一公斤黄金加8万美元;再然后是各个企业奖励。林林总总下来,没蹭个几百万到手,你都不好意思跟人说自己是奥运冠军。

  然而,以上只是数得着的钞票。拿了冠军,还意味着总有一个XX管理中心副主任的位子等着你,意味着跟黄穗一样不上班,也能吃空饷,跟田亮一样生二胎,也不用被双开……这哪里是一块奥运金牌,分明是免死金牌才对。

  舍得重赏冠军,并非咱们的独家专利。比如阿塞拜疆便开出75万美元的赏额,高居世界第一,不过他们能做的,大概也就是喊喊而已。

  向英国的零奖励制度学习,自然不太现实。不过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勇夺51枚金牌,怎么算都进入奥运会大家庭的高富帅行列了,再和那些一辈子没见过金牌的吊丝死磕,似乎多少有些跌份。您说呢?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