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体育总监说,“国球的垄断带来的是毫无悬念的比赛”。他甚至“希望对手能够赢一场比赛,收视率会提高不少”。
可悲。乒乓球(微博)的观众越来越少了,提高收视率的希望,竟是对手赢球。乒乓球运动正在走向消亡。为什么会是这样?
如果说是因为中国人垄断了这项比赛,我认为只是说对了一部分。美国人在篮球,巴西人在足球(现在有点转回欧洲),韩国人在射箭上的垄断,并没有让这些项目的生命力下降。为什么乒乓球如此呢?
根本原因还是机制出了问题。我们的乒乓球训练是举国体制下的集中训练制,球员的全部精力就是练球,与外界完全隔开。乒乓球运动在这里已经失去了其游戏和健身的本色,唯一的目标就是金牌。
这在中国以外的其他地方是不可想象的。我采访过老瓦的哥哥,他说老瓦和他是在他家街区的一个乒乓球俱乐部里学球,然后再一级一级打上去,最后参加国家队,一切都是业余的。
中国的举国体制核心就是关起门来制造金牌。由于乒乓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并不需要庞大的人才基础,相对足球篮球要简单得多。但是,人们对这不顾一切地制造金牌的比赛乏味了,尤其对这种以专业打业余的不公平竞争厌倦了。年青人更爱看足球篮球,因为这才是真正的运动,公平的竞争。
乒乓球正日愈褪色。怎么来挽回这颓势呢?首先就要从乒乓球的举国体制来进行改革!乒乓球长期有纳税人供养,“乒超”比赛还要攫取市场资源,球员一年的使用权开出数百万的高价,这种两头好处均沾就像足球的管办一家一样,实在是阻碍运动发展的最大绊脚石。
中国乒乓球运动的活力在哪里?新一代的乒乓球的基础在哪里?只有坚决打破举国体制的温床,让教练球员离开制造明星的暖房,像足球和篮球一样,到市场上求发展,到乒乓球房去训练,和爱好者近距离亲近,与欧洲和其他大多数乒乓球运动一样,在业余和职业中寻找发展模式。最重要的,是培养出雄厚的群众基础。如此,何愁没人看,与洋人共处平等舞台,何至于希望对手赢一场来拉动收视率?
让乒乓球走出深宅大院,这才是挽救这项运动的正确办法。当然,如果只把它看作金牌制造机,那就这样玩下去吧。终有一天,连金牌也不存在了。(葛爱平(微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