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工人日报:“丁俊晖模式”再思考

http://sports.sina.com.cn  2012年03月31日13:06  工人日报

  本周,初春的北京旖旎动人,位于北京北三环西路的大学生体育馆人头攒动,热闹非常。一年一度的世界斯诺克(微博)中国公开赛,丁俊晖(微博)、塞尔比、希金斯、特鲁姆普(微博)等绅士派头十足的斯诺克明星们,都使得这里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斯诺克迷关注的中心……

  近几年来,随着越来越多斯诺克赛事的举行,中国已成为英伦三岛外斯诺克运动发展最为快速的地区之一。在国际台联和世界斯诺克协会的规划中,中国更是成为斯诺克运动复兴计划的“桥头堡”。不过,作为斯诺克运动的新兴力量,中国斯诺克在竞技、基础、市场开发以及文化营造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其中,挖掘和培养更多的斯诺克人才,特别是能与丁俊晖并肩作战的一流选手,将是中国斯诺克亟待破解的难题。

  斯诺克运动一路向“东”

  众所周知,自19世纪晚期传入英国后,斯诺克运动迅速在英伦三岛兴盛起来,并逐渐流传到其它国家和地区……上世纪80和90年代曾是斯诺克运动最辉煌的时期,除了英伦三岛的选手,南非、加拿大、马耳他甚至泰国都拥有大批斯诺克一流选手。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其它体育项目职业化和商业化进程的加快,斯诺克运动过度集中于英伦三岛的局限,使得这项运动的发展遭遇到了瓶颈——赞助商流失、排名赛缩水、球员收入减少、观众老龄化、参与人数锐减……“国际化程度不高,是斯诺克运动近年来遭遇困境的重要原因。”世界斯诺克协会主席巴里·赫恩在谈到这一问题时指出。

  近年来,随着以丁俊晖和傅家俊(微博)为代表的中国选手的崛起,特别是丁俊晖在这项运动中的出色表现,长时间在低谷徘徊的斯诺克运动,将寻求复兴的目光投向东方……

  继连续多年举办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和上海大师赛后,中国举办的世界一流斯诺克赛事正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今年2月,世界斯诺克海南公开赛创办,成为在中国举办的第三项世界斯诺克排名赛;在世界斯诺克协会的计划中,中国将在下赛季承办5项排名赛:除了北京、上海和海口3站,还有将升级为排名赛的原无锡精英赛,以及一站冠军奖金仅次于世锦赛和大师赛的国际锦标赛。

  据中国斯诺克协会副秘书长王涛介绍,目前中国的台球人口已经达到6000万;从2007年到2011年,中国台球产业总产值达500多亿元;目前世界排名前16位的斯诺克选手中,绝大多数都与中国品牌有合作……“中国是斯诺克发展最有活力的地区”,世界斯诺克协会主席巴里·赫恩,对于中国在推动斯诺克发展中的作用不吝赞美。

  中国斯诺克一流选手后继乏人

  2010年,代表世界斯诺克选手“精英阶层”的世界排名前16的阵营中,前所未有地出现了丁俊晖、傅家俊和梁文博(微博)3个中国选手的名字。中国斯诺克运动的美好时代,似乎就在眼前……

  然而,两年过去了,人们却遗憾地发现,目前排名世界前16位的选手,除丁俊晖外再无一名中国选手——傅家俊已跌至第31位,梁文博无缘前64名,当年和丁俊晖同赴英伦参赛的其余几名中国选手更是在排名榜中不见踪影……

  “现在我们这拨人过去了,国内斯诺克选手很有可能会遭遇断档。小孩子们成熟起来还需要时间。”丁俊晖曾在去年的上海大师赛后发出这样的感叹。

  无可否认,“明星效应”在斯诺克运动发展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旋风”吉米·怀特、“台球皇帝”亨德利、“火箭”奥沙利文(微博)等新老球星,都是众多台球迷们追逐的对象,也曾赢得众多商家的青睐,在推动斯诺克运动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中国斯诺克而言,丁俊晖的出现更是起到了催化剂和助推剂的作用。

  2005年,当18岁的丁俊晖问鼎中国公开赛冠军后,斯诺克热潮在国内悄然兴起,参与斯诺克运动的青少年逐渐增多。刘崧(微博)、梁文博、田鹏飞(微博)、李行(微博)等人,都在世界青年斯诺克锦标赛中取得过好成绩。然而,这批曾被寄予厚望的年轻选手,却并未取得更大成功。

  以近几年的中国公开赛为例,每年都有5到6名中国年轻选手可以凭借外卡获得参赛机会,但能够晋级正赛的选手却寥寥无几。可以说,如今的中国斯诺克,依然只有丁俊晖一人在撑台面。

  对此,丁俊晖的教练蔡建忠认为,自身实力特别是大赛经验的欠缺,是造成年轻选手迟迟未能跻身一流行列的重要因素。中国斯诺克名宿伍文忠则在接受采访时认为,目前国内的斯诺克人才出现了明显的断层,“一方面,丁俊晖长时间保持着较高水平;另一方面,国内16岁以下的小球员逐年增多,但正值当打应该出成绩的中生代球员却没有顶上来。2010年我们曾有多达10人有资格参加世界职业赛,但是能真正与强手抗衡的球员屈指可数。斯诺克选手的年龄层次出现断档,这和斯诺克在中国的突然兴起不无关系。”

  人才培养将更趋多元

  “弃学打球”,单枪匹马远赴英伦,从“草根”到“球星”——“丁俊晖模式”的突然成功,使得越来越多的台球少年憧憬着斯诺克明星梦。然而,“丁俊晖模式”令人艳羡,却难以复制。要想保持长久的生命力,中国斯诺克运动一定要形成集团优势,在人才培养方面更趋多元。

  在本届斯诺克中国公开赛中,14岁的中国小将周跃龙颇为引人注目。这位有着“小丁俊晖”之称的四川娃,曾在去年获得中国21岁以下斯诺克锦标赛冠军(是获得这一荣誉的最年轻选手),并选择了与丁俊晖当年完全相同的道路——辍学打球。

  不过,对于周跃龙的选择,众多业内外人士却有着不同看法。当年带着儿子丁俊晖打球的丁文钧认为,当初让丁俊晖走这条路(弃学打球)不能不说是一招“险棋”:“为人父母,压力都很大。如果要送孩子走上这条路,当家长的就必须有强大的心理承受力。”中国斯诺克协会副秘书长王涛则在接受采访时坦言:“我们不鼓励辍学打球。”

  据介绍,今年春节前,全国台球技术会议专门对‘带学籍参赛’的举措进行了讨论,最终决定从今年起在中国青年斯诺克锦标赛中施行。这一举措主要是针对10岁至16岁的参赛选手——从今年开始,凡是参加中青赛的球员,报名时都要求初中毕业或出具在校证明。“我们不愿看到未来的中国台球选手只会打球,其他的什么都不会。文化知识的摄取,对台球运动员的成长也是很有帮助的。”王涛表示。

  “举国体制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对于斯诺克运动的发展,除了台球俱乐部、台球学校等培训方式外,举国体制同样具有巨大的推动力。”王涛表示。据介绍,从2008年开始,总局小球中心就成立了中国斯诺克国家队,采取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配置的方式整合资源,突出重点。

  中国斯诺克运动的发展,不能缺少丁俊晖这样的“偶像”选手的示范作用,但更需要的是科学规范的可持续发展规划。类似于丁俊晖这样的“成才模式”,不应该成为中国斯诺克发展的常态。

  本报记者 李元浩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2年斯诺克中国公开赛专题 

更多关于 丁俊晖 斯诺克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