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强(微博)
北京战上海的联赛,将中超(微博)第二轮推出了一个小高潮。工体人头攒动,情绪激昂,这一场联赛,现场上座率突破5万,放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职业联赛,都是值得艳羡的场景,在亚洲范围内,绝对是首屈一指的职业联赛景象。
这场比赛的内容,似乎也对得起纵情呐喊的球迷,京沪之间长久的城市文化以及足球往事,提供了极佳的故事背景;阿内尔卡千呼万唤始出来,中超史上,中国职业联赛史上第一大牌在工体首秀;大格变身为上海滩的乔尔,面对旧主进球;毛剑卿(微博)替补登场,同样面对旧主进球,而且打进的是制胜球,虽然这算不上媒体如今动辄喜欢使用的“绝杀”描绘;比赛过程跌宕起伏,北京两球领先,被对方两位外援前锋连追两球,最终又锁定胜局,一扫北京亚冠和中超开局连败的惨淡。
所以和一些媒体同行观看电视直播时,不少以足球为主攻方向的同行击掌相庆,相互鼓励:中超终于火起来了,大家沉寂了数年,终于看到一丝行业复兴的机会。
这样一场比赛,过程很有娱乐性,情节起伏也很抓人,只是比赛质量并不精彩。比赛前一天,北京电视台的“体育议起来”节目,我和徐阳(微博)应对“上海来得是不是时候”这样的命题,都觉得恰逢其时,因为上海团队实力并没有得到多少提升,前场有了阿内尔卡和大格,却走了个人能力超群的里亚斯科斯。哪怕阿内尔卡不上场,也对中超做了极好的推广,可是在真刀真枪的联赛里,阿内尔卡还需要足够的团队融入时间,所以北京主场战而胜之,理所应当。
这一场联赛,工体包厢里还有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来自英超两个一线俱乐部:曼城(微博)和阿森纳(微博)。英超双雄约定7月27日登场鸟巢,参加首届“圣殿杯”足球友谊赛,两个俱乐部派出各自高管,以及维埃拉(微博)和基翁两位名宿,来北京推广此赛事,作为嘉宾,他们观看了京沪之战。
第二天我和曼城高管们开会,一位曼城高管的直言不讳,让我觉得很无颜面。话题就是这场比赛,这位外宾对工体的氛围和球迷热情,极度称赞,然而谈到比赛本身时,他撇嘴一笑:“我一边看球,就一边对帕特里克说:‘你赶紧换身衣服上场吧,你的状态打这种联赛绰绰有余……’”他说的帕特里克,指的就是帕特里克·维埃拉,未满36岁的前法国国家队队长,一年前已经在曼城结束职业生涯。
之所以出言如此不屑,是因为他对这场中超焦点之战的质量,相当看不起。“整场比赛的攻防转换速度太慢,基本的传接球失误太多。上海的三个失球,并不是因为北京打出了多么漂亮的进攻,而和上海本身的防守不断失误直接相关。我知道北京是上赛季中超亚军,但球队整合看起来并不清楚,前场两个外援特点不明显,和全队配合也比较生疏……说实话,曼城来北京比赛,我们一年前就确定了,有人提出过让我们和北京交手,现在看来,还是打阿森纳更合适一些……”
说这话的,并不是一个眼高于顶的狂傲之徒,事实上,他是一个职业足球从业近二十年的葡萄牙人,和帕切科有乡土之谊,给费戈当过经纪人,正牌足球专业人士。这样毫不留情的批评,听起来确实刺耳,但是回看一下比赛,竞技质量远不如其舆论影响,倒也是事实。在中超投入空前之大,外援引进水平越来越高的环境下,中超竞技水平的提升,仍然如同白岩松先生所说的“三八定律”:每个俱乐部吸纳的三个外援引人注目,但球队水准提升,更需要八个本土球员的进步。
喧嚣热闹的表象、巨额投资的金流,带来的是一个更华丽却未必更高水平的联赛。一国一地区足球水平的高低,联赛未必就是根本,英超如是,中超亦如是。
(作者系《体坛周报》副社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