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在新华路,球迷时常会喊出“武汉队,精神”。这种口号,多许有些追赶成都人的“雄起”味道。不管咋说,武汉人骨子里就透着不负“啄”的味道,这或许与这里习承的文化有关。
武汉人有啥文化特征?著名作家董宏遒写到:“武汉这座城市的文化特点,从历史上看,有楚文化的影响和传承,有黄孝民间文化的影响,等等。但我认为,武汉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码头文化。”物华天宝与霸气十足
挟浩荡长江、傍汤汤汉水、拥龟蛇之秀、聚黄鹤楼之美——两江四岸、三镇鼎立、九省通衢、物华天宝,这就是武汉之先天地理优势。
孙权曾在此屯兵,岳飞曾据此操练;屈子行吟,伯牙鼓琴,李白放歌;成就了武汉文化之大气,之厚重。
辛亥革命第一枪,万里长江第一桥,汉正长街第一市,全国沿江第一滩……不同时代,武汉人演绎的故事历来为世人瞩目。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人在中国历史上创造过无数辉煌,而武汉足球同样也曾带给球迷无尽的欢乐:
上个世纪70年代,武汉足球举起中国联赛金杯。80年代,呈现过新华路看球人满为患,为林强、胡昌柏等荆楚足坛精英喝彩的场面。90年代,演绎过一举冲上甲A的壮举。在2004年,裴恩才打出过中超(微博)7连胜。2006年,陈方平举起中超冠军杯……
当然,球迷最刻骨铭心的还是2008年武汉队一怒退出中超的惨烈之举。
码头文化与勇立潮头
鸦片战争前,汉口即有“二十里长街八码头”之称谓。当时汉水两岸所停泊的船只常在二万四五千艘上下,一派繁忙景象,清人曾用“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霄明”的诗句将之喻为“不夜港”。
武汉码头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使得这里的文化既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和本土荆楚文化的特质,又烙印着近代西洋文化的痕迹。从文化烙印上可概括出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宽厚包容、开明大度的武汉人气质。
在改革开放之后,武汉足球曾经聘请过科萨、塞哈范、裴恩才等足球名帅,表现出武汉人敢于直面差距的态度。虽然也有过胡志刚、朱广沪之类的“维新”败笔,但这并不妨碍武汉人敢于求新、勇于创新的形象。
不过,在去年汉军一度走向颓势,濒临绝望之时,武汉卓尔(微博)慨然扛起武汉足球的大旗。卓尔是武汉市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民营企业,董事长阎志77亿身价一跃位居湖北首富。当中国足球规范后,卓尔之举又将是武汉人不甘居后的写照,把武汉人勇立潮头的精神演绎得更精彩。
多元文化与营造气场
近代武汉文化,浓缩在武汉人的衣食住行方面。有家杂志对中国各大城市做印象总结说,武汉是最市民化的城市。
这里不得不说因为习承的码头文化之中,“赌狠”、“不按常理出牌”乃至精明过头、缺少“契约”等弊端。池莉写到“水与火的缠绵。说武汉的男人没有特色, 脾气和炎热的天气一样, 说话缺乏涵养和品位, 喜欢赤膊走在大街上, 大嗓门的说话。可这也是最可爱真实的爷们作风嘛……”
武汉有悠久丰厚的文化历史,池莉笔下,能将武汉人温和与细腻,无奈与觉醒的变化和交错,融为一道道涓涓泉水,沁人心脾。其实。武汉的足球何尝不是这样的脉络?
近些年,由于种种原因,武汉人没有在中国顶级足球联赛中露脸,可看看走出去的蒿俊闵(微博)、荣昊(微博)、曾诚和邓卓翔等武汉小子,无不是个中翘楚。而武汉的青少年足球,从城运会平台到俱乐部二、三线联赛,何时跑出国内三甲?
“敢搞、会搞、能搞。”这是一位足球前辈对武汉足球由衷地评价。武汉市新合村小学王校长曾经自豪地说:“从我们这里走出去的国脚前后40多人”。前中国队主教练高洪波曾经感慨:“武汉这个地方足球人才辈出”。从现在活跃在中国各级联赛的队员身上看,武汉籍球员人数已经超过大连籍,成为中国足球联赛最有势力一族。
从土壤到气场,武汉足球都具备了重上舞台,再现华彩的际遇与境界。故而,这次的武汉足球,理应玩出一点精神。
(记者 陈晓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