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每日新报:恒大女排加冕冲击联赛体制

http://sports.sina.com.cn  2012年03月06日11:58  天津网-每日新报

 从一无所有到加冕联赛冠军,恒大女排(微博)三年三个台阶,完成了不知多少排球人毕生梦寐以求的目标。这支依靠强大资本支持运作起来的、目前国内唯一的职业俱乐部队,正在用自己短期内迅速崛起的事实,冲击着本已了无生趣的中国排球联赛。

  谁也不能否认,凭借名帅郎平(微博)和世界高水平外援强大的明星效应和成绩上迅速取得的成功,恒大女排所带来的影响已经席卷整个排球联赛。此前天津女排八次夺冠,将天津的球市激发,但实际上这种关注,更多地还是集中在天津本地,并没有引发全国的注意力,但恒大却凭借着特殊的号召力,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很现实的例子就是,绝大多数中立球迷之所以开始关注女排联赛,就是因为恒大女排的崛起。

  对恒大而言,联赛首次夺冠和名声大振固然可喜,但对整个联赛而言,恒大的一枝独秀却并非是好事。去年天津队尚且能够凭借深厚的底蕴力阻恒大,但过程已经颇为艰难,今年恒大就捅破这层窗户纸,相对轻松地拿下冠军,国内联赛整体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在恒大夺冠后更为暴露。一支由两个强力外援加上一些雇佣军组成的队伍,就能拿下冠军,这样的联赛到底还有多少悬念和看点可言?

  众所周知,中国排球联赛从来都不是真正的职业联赛。尽管上海、天津和辽宁等联赛冠军球队也很早就被冠以“俱乐部球队”的称谓,但是实际上球队的班底仍是由所在省市和地区的地方专业队组建,在运作模式上也和地方专业队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各队还习惯于体校—体工队—地方队的模式选拔人才,习惯于在地方政府的补贴下维持经济收入,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层原因,当然还是全运会。长期以来,排球联赛一直充当着全运会附属品的角色,专业体制下,没有运动员的流动,没有国外引援,在职业化体育的时代,这样的联赛又怎能引起关注?

  正因为专业体制的束缚,恒大女排有钱但在国内却有买不到的东西,因为国内联赛不是职业化,不遵循市场规则。女排球员属于地方体育局,转会受到各方限制,因为各队为了全运会出成绩,并不愿意将正处巅峰期的球员卖给恒大。

  所以,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恒大夺冠对联赛都是好事,资本的介入令联赛重现生机,强烈冲击着整个联赛的旧体制。如果其余队伍依旧一如既往,只会被恒大越甩越远,两种体制之下,职业化的优势已经尽显无遗。有恒大的比赛就有收视的保证,无恒大的比赛就无人问津,这样畸形的联赛何时能有改进,值得管理层深思。

  如今恒大女排的成功事实上已经为中国排球联赛迈向职业化指明了道路。无论是资本的引入还是人员的流动,恒大的成功都说明这些尝试在中国排球联赛并非行不通,恒大的夺冠也会刺激其他俱乐部在主动求新、求变上做文章,这无疑也是提升其他球队竞争力的积极因素。几年前,由于过于重视国家队的成绩,排球联赛的发展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甚至停滞的状态,低水平的联赛无法为国家队输送高水平的队员也导致了国家队成绩在2008年奥运会后一落千丈,这些教训已经证明国家队的成功离不开联赛这片土壤。

  也许在短期内,恒大模式的成功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排球联赛的现状,但它在中国排球界所引发的冲击和思索已经成为一股浪潮,在中国排球联赛向职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关键的作用。我们期待恒大模式能产生鲶鱼效应,促使各个球队打破死水一潭的局面,大胆引进外援,加大人才交流力度,不再一切以全运会为中心,而是让联赛得到它应有的地位。新报记者 孟凡强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1-2012赛季全国女排联赛专题 

更多关于 恒大女排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