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双在奥运年敲响警钟绝非偶然,除了技术层面无左右手选手配对这一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奥运会取消了双打项目,只有团体赛上有双打比赛,相比之前双打能单独获得一金时期,国乒对于双打的重视程度明显下降,在选择队员时首先考虑的因素也是他们的单打能力。
自1988年乒乓球(微博)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以来,中国男双从未丢掉过冠军,至雅典奥运会时,马琳/陈玘为中国男双夺取奥运会五连冠。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始,双打改为团体项目,这也让国乒在选择参赛队员时,主要考察的是队员的单打实力,其次才是双打。可以想象,如果奥运会还有双打项目,国乒也就不可能在这个备战周期如此频繁地调配双打组合,必然会尽早确定最佳组合,并长时间磨合。比如马琳/陈玘、王励勤/闫森这些经典组合当年在国乒都是固定配对,而目前国乒四大主力居然全部轮流配对过。在马琳/张继科输给印度选手后,刘国梁在分析原因时也提到“我们重视不够”。正是因为奥运会项目的变更,中国男双才开始走向不稳定。
当年蔡振华提出了“以双打为突破口”的战略,国乒打翻身仗也正是从双打开始的。目前,当国乒长期在国际乒坛处于垄断地位时,国外选手在冲击单打碰壁后,也希望在双打上打破中国队的垄断,韩国队和日本队就重点在双打上进行打磨。在中国队对双打的重视程度下降,别人又以此为突破口的情况下,中国男双屡屡输球也在情理之中了。上一次在大赛中战胜中国男双的韩国男双组合是10年前釜山亚运会上的小将柳承敏/李哲承,柳承敏此后也在奥运会上让中国男乒很受伤。以奥运金牌为目标没有错,但对于双打切勿掉以轻心,一旦让对手在双打上取得突破,谁能保证别人不会打一个翻身仗?本报记者 陈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