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华日报:成功不应仅用金牌定义

http://sports.sina.com.cn  2012年02月21日12:43  新华日报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世界体坛频频上演着“黄皮肤的胜利”:北京时间18日晚23时许,刘翔在伯明翰室内赛中击败老对手罗伯斯,拿下60米栏龙年首冠的时候顺便再次打破了亚洲纪录;20日凌晨5点32分,丁俊晖(微博)在威尔士公开赛决赛中9比6击败世界排名第一的塞尔比问鼎,结束长达26个月的排名赛冠军荒;就在小丁举杯前一个小时,林书豪(微博)则在纽约继续上演“林旋风”,率队逆转强大的卫冕冠军小牛……

  三场胜利的缔造者,都是亚洲体育人的骄傲。但他们的成长模式,却大相径庭。刘翔是中国传统竞技体育模式培养出的巨星;丁俊晖属于体制外的“个体户”,自学成才的典型代表;林书豪则完全是在美国职业体育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明星。然而,殊途同归,他们带给人们的快乐,都是一样的。不到30个小时,曾被视为“体育跛足”的黄皮肤们,一次次在世界舞台用硬邦邦的成绩点燃激情,让人叹服。   

  体育,说到底是人的运动。如何培养运动员,自然是最大课题。可本该是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人才培养,却一度被我们所误读。长年生活在专业体制下的中国体育人,其思维也不自觉地被桎梏。我们曾认为,只有体校—专业队—国家队这样的培养模式,才能出人出成绩出金牌;长年集训、强调“三从一大”,专业化的培养模式自有其优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旧有体制的弊端变得越来越明显,那就是个性缺失、体教脱节,完全无视运动员作为生命个体的健康、完整的成长需求。  

  不同的成长环境,培养出的人自有其不同性。体育,本是张扬个性的舞台。但是千人一面的培养模式,只能让大多数运动员成为金牌的影子,在人生的舞台上最终孤独地找不到自己。我们习以为常的是,运动员拙于言辞、不善交流。和外国运动员相比,最大的反差就是个性的缺失。所以,才会有评论指出,我们的很多运动员只是一部部金牌机器,而不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体教脱节的尴尬,更是让不少运动员面临退役即失业的苦恼。为什么刘翔和丁俊晖的成功有不同他人的亮色?因为,他们的金牌上,看得到自己的面孔。三段不同模式的成长经历,给人以更多思考。有人说,北京奥运后,刘翔就算完了,但他没有向命运低头,一步步爬出低谷,最终重回巅峰;有人说,奥运项目才是奥运年的眼球经济,其他项目可以靠边站了,但丁俊晖站了出来,用成绩证明——奥运年,非奥项目也有属于自己的精彩;有人说,亚洲后卫打不了NBA(微博),于是有了林书豪,1米91的他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打出了巨星风范,21世纪最传奇的一部励志人生教材就此写成。      

  曾经,我们把体育的胜利视为民族崛起的象征。一块金牌,往往被赋予了很多其无法承受的意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就成了国人的精神寄托,找突破口也就成了最大任务。哪个项目全世界练的人少,我们就专攻这个项目;哪个项目的金牌性价比最高,就把目光瞄准谁。如此精心算计下,中国军团的奥运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功。一步步攀升的金牌榜排名,就是最好的证明。可是,当我们在北京奥运上占据金牌榜榜首、达到顶峰之后,心里却并不踏实,总有一种空荡荡的感觉萦绕在心头。太过功利,往往丧失了体育本身的意义。彼时彼刻,中国体育人忽然发现,脚下的地基,并不扎实;前方的路,似乎也并不明晰。中国体育,何去何从?

  让我们再回到这个激动人心的周末。刘翔、丁俊晖、林书豪,尽管走的路不同,但他们都站在了各自领域的顶峰。这恰恰验证了一句老话,“条条大路通罗马”。竞技体育的成功,不会也不应只有一种模式。其实,只要睁开被金牌蒙住的双眼,我们就会发现,可以选择的路还有很多,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要知道,体育的成功,不应仅仅用金牌来定义。励志、拼搏、不屈、顽强……都在诠释着体育的真谛。这份精神力量,又岂是一块金牌所能涵盖的。感谢刘翔、丁俊晖和林书豪,是他们,让我们了解到,成功,不止一种模式;体育,还有更多精彩。                 董 晨

分享到:

更多关于 刘翔 丁俊晖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