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敏:从反赌审判中看“义气”

  《青年报》足球评论员

  陈敏

  “反赌扫黑”终于到了“拉清单”的实质阶段,这不仅仅是足球圈的事情,还是整个社会的事情。中国的足球是一张网络,当年比拼谁和谁够铁,现在则是巴不得撇清关系,于是连人际之间最基本的“六度空间”都要否认掉——“不认识,没有见过面,没有电话,没有共同的朋友……”无非,这又是一个“树倒猢狲散”表现时刻。

  就在上周末,铁岭的天寒地冻中已经有了一些宣判。说到罪有应得,那些被公诉的人的确不值得同情。只是“公平审判”的这个坐标轴,本身意味着既不应少算劣迹,也不该多算罪行,不偏不倚才是法律的准绳。有媒体提到“杨一民希望曾经的弟子出来为70万作证而不得”这个细节,多少反映了一种“大难临头”时候的现实。

  如此比较下来,国脚汪嵩在微博上对成足原老总许宏涛的一声问候倒是显得弥足珍贵,而且被拿出来置于该门户体育首页上之后,依旧保留着。说起来,毕竟要自身算是干净的人才有勇气这么做,而且是顶着压力这么做。很多事情上,多的是锦上添花,雪中送炭则少之甚少;而在“反赌扫黑”调查和审判的两年中,见多了的是落井下石。

  足球圈中讲究“义”,而作为市场化的足球终究还是要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义”和“法”都可以算是建立在社会的价值观基础上,但两者间毕竟还是有所区别。有个上海球员当年在酒吧动手打人,身陷囹圄了小半个月,虽然这种作为在民间看来褒贬不一,但为了义气去触碰法律这个高压线还是没有必要的。

  小时候我们都学过“哥们儿义气害处大”这个道理,其实这个概念比较笼统,对于还没有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小朋友来说是必要的,对于成年人而言还是要分别对待。至少在合法的前提下,如同“义气”这种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人际关系是需要的,尤其对于足球这么一个集体项目来说,没有一些特别的精气神和信任感,凝聚力终究会差了一口气。

  探寻足球圈里的“义气”,并非宣扬在犯事儿的时候要死保谁。事实已经告诉大家、尤其是提醒了现在那些管理人员和足球从业者,再碰到上门求帮忙的可以直接回绝,因为上门人自然有账本,聪明人之间的“义”往往留有后手,比较虚假;而真实的义气往往表现形式简单,哪怕是铲翻刚刚放倒你队友的对手、或者帮着队友两肋插刀动动手,这种涉及到肾上腺激素的义气其实算是“义气”中最安全的,提倡一下并不为过。


分享到:

相关专题:中国足坛反赌风暴专题 

更多关于 反赌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