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棋哥:上海的球市该火了

  中体明星体育文化公司总经理

  棋哥(微博)

  那天接到《足球上海滩》姬宇阳(微博)老师的连线,让聊聊对上海申花(微博)足球俱乐部今年中超(微博)联赛的球市、票房、上座率展望的心得体会。

  匣子里广播,心情老激动了。

  朝花夕拾,不自觉地又想起十年前年少轻狂时,在《南方体育》写专栏的段子。那也是说上海的球市,只不过聊的都是姬宇阳他们上海体院新闻系大学生的包袱。那时中国足球市场繁荣,全国有足记八千弟子。于是写下了“把全国八千足记轰进上海八万人体育场,让球迷往场内扔矿泉水瓶子,每个瓶子都能砸到一个上海体院毕业的学生”。原本是调侃,但见报后才知道这段子得罪人老了。

  从中国足球队(微博)征战2002年韩日世界杯开始,长城内外,长江、黄河两岸,黄浦江、珠江、永定河滩头……到处都有上海体院毕业的体育记者。如果说句真实赞美的话,上海体院为中国体育新闻事业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与之不太匹配的却是:堂堂两千多万人口的上海,球市都十来年了还总是温吞水一般。不温不火,不冷不热,难见热烈之豪情。

  自从1992年红山口足球改革以来,第一场火爆市场的球赛就在上海,是申花对曼联(微博)。尽管当红的贝克汉姆没来,但那现场广告,那票房收益,那全国影响力,把北京做足球产业、做体育产业的人给馋得哟……以致后来皇马(微博)来北京,亚洲杯足球决赛中日之战等有卖点大赛,提出的口号都是“票房收入要超过上海”。

  当然了,世界上比较悲惨的一场商业足球赛也在上海,好像是2004年巴塞罗那对上海国际联队的那场比赛。多少年过去了,巴塞罗那的朋友还是不解:为什么巴萨(微博)的球票在上海只卖了三千多张?以至那年辽宁《球报》评选的“2004最佳冤大头奖”给了上海申花,为上海国际背了个冤大头。

  总觉得上海的“球市”文化很复杂,球迷想看了可以说“关侬啥事情”?谁也拦不住。但如果球迷不想看,同样“关吾啥事情”?白给都不去。

  喜欢上海的最初感受来自周而复先生的《上海的早晨》,正是因为这本书是“大毒草”,因此初中时期就开读。我还真是中了《上海的早晨》资产阶级思想的毒了,那时就很向往能组织“星二聚餐会”,每周二能与那些资产阶级工商界人士聚聚餐,聊聊天。

  借古说今,我觉得申花足球俱乐部的市场推广人员,完全可以恢复周而复同志倡导的“星二聚餐会”。每周联赛打完了,还是星期二去小南国、鹭鹭餐厅、绿波廊……那些好吃的地方弄桌饭局。就像我们北京的围脖饭局一样,设计一下比赛的买点,规划一下宣传的路数,调整一下票务推广的策略。持之以恒!阿内尔卡!用不了多久应该能把上海的球市拉起来。

  想想每逢春节,上海居然都订不到吃年夜饭的“单间”。即使在大厅,也要提前排队才能订到大桌子。把这种上海“火爆年夜饭”的问题研究清楚了,上海球市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当然也有简单的办法,那就是上海申花今年联赛开赛来它个五连胜,球市一样会像股市一样买涨不买跌。

  我觉得:今年上海的球市该火了。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1赛季中超联赛专题 

更多关于 管办分离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