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解放日报:中国台球严防读书无用论

http://sports.sina.com.cn  2012年02月14日07:10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秦东颖

  “台球神童”丁俊晖(微博)“一杆成名”,引来不少孩子小小年纪就放弃学业,投入台球训练。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日前表示,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发生,今年参加16岁以下青少年比赛的选手必须提供在校学籍证明。

  小球中心运动二部部长王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发现有这个苗头,有的孩子为了打球不读书。任何体育项目选手的成长都需要接受文化教育,所以我们今年会在青少年比赛规程中,加上提供学籍证明这一条。”

  目前全国青少年台球比赛有4站,分16岁以下和18岁以下两个年龄档,属于积分赛。青少年比赛中成绩优异者,有机会获得外卡,参加在中国举行的国际台联职业巡回赛。可以说,国内台球环境的改善,正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义无反顾地选择台球专业。然而,丁俊晖的成功让不少孩子片面地认为“读书无用”。

  13岁的小李来自山西晋城,11岁时受家人影响喜欢上了台球。他辗转上海、北京拜师学艺。今年1月,他再次来到上海。小李告诉记者,他现在每天练习8个小时左右。由于打球占去了太多时间,他只读到小学6年级。他说,“爸妈也没有反对,说只要我喜欢打球就可以了。”问他将来有什么打算,是否希望像丁俊晖一样成功?小男孩有些茫然,“没想那么多,反正就一直打呗……”没聊太久,小李就说,“我要去打球了。”

  据了解,像小李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庞卫国、伍文忠等国内著名台球教练手下,少则四五个,多则十多个少年选手。丁俊晖的启蒙教练李忠告诉记者,现在国内小选手的水平都很高,这跟大量投入训练时间有关。

  虽然训练出成绩,但李忠认为:“读书不光是学习文化知识,读书多的孩子理解能力强,学得就快。你跟他说战术思想、心理素质,他都能懂,进步也快。”

  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成为丁俊晖。对此,丁俊晖的父亲丁文钧想给家长们提个醒:“小晖只是个案,他的路未必适合其他孩子。小晖读小学的时候,主要是利用寒暑假出去练球。后来他到外地打球,我就给他买同年龄孩子的教科书,请补习老师。一直到去英国打球,他还在学英语。当时的选择有些无奈,小晖现在重新选择读书,也是为了弥补这个遗憾。”

  王涛说,“台球是非奥项目,孩子无法进入专业队,一边读书一边打球。新规定也是对孩子负责,别让他们大字都不识几个。这样,他们即使将来不走打球这条路,也能继续念书。”

  打球,读书,好似跷跷板的两头,如何平衡?家长和孩子都应该谨慎对待。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1-2012赛季斯诺克赛事专题 

更多关于 斯诺克 丁俊晖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