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迷需要图腾,所以姚明退了之后,上帝送来了林书豪(微博)。他就像天上掉下来一般,在这个华人球员表现近乎真空的节骨眼横空出世,甚至他身上有着更多的象征意义——美国长大的华人、哈佛学生、虔诚的基督徒……他的身份甚至可以代表更多的华人。
为什么又是NBA(微博)?黄皮肤体育英雄的再次诞生,让正走在职业化道路上的CBA(微博)和为引进阿内尔卡这样的超级外援而振奋的中超(微博)球迷,在欣赏之余也不免五味杂陈。
林书豪是标准的“香蕉人”,父母1970年代移民美国,是计算机工程师,但却是篮球痴迷者,所以林书豪两兄弟不管天赋如何,都选择了打篮球。他高中毕业时已经拿到了加州冠军,但却没有任何一家篮球传统学校愿意邀请他。他考取了哈佛大学,而常春藤联盟的学校没有体育奖学金。他在哈佛已经足够耀眼,他是哈佛大学的得分王(平均每场18.1分),篮板王(5.3个),助攻王(4.5次)和抢断王(2.7次),带领球队以9胜3负的纪录创下四分之一个世纪以来的最佳开局。但尽管如此,他选秀时依然没有NBA球队看得上。就在他这个赛季爆发之前,11月份他被裁掉了两次——一次勇士、一次火箭。
之所以赘述他的经历,我们是想看他成长的途径,一种在我们视野里比较陌生的体育明星的成长方式。我们崇尚过姚明、易建联(微博)这种模式,很小就被发掘了天赋,然后青年队、职业队,凭自己的努力进入NBA。我们也熟知美国体育明星的模式,同样天赋出众,很早就被打上了“为篮球而生”的标签。
林书豪之所以在这过去一周之内,关于他的新闻犹如核反应一样,不断扩散。因为其实美国人也觉得惊讶和神奇,他从不断被忽略而突然闪耀的时间太短。美国体育界同样广泛存在歧视,黑人看不起白人,更别说其他的。还有一种歧视是,职业体育界并不看好所谓的文化名校出身的球员。
林书豪夏天曾经来过中国,多数教练看法一样,并不认为他具备有在NBA立足的能力。类似于他的身高和身体素质,国内球员并不少。可我们的球员要教练赶着去训练,还得规定时间回宿舍的时候,林书豪是自己在训练场加练。
美国体育界颇多这种平民英雄、小人物成功的故事,这也是他们自豪的“美国梦”。但显然他们具备了让个人去奋斗的土壤,虽然并不是每一个奋斗的人都能成功,但至少你有这个体会。最大的平等莫过于“机会平等”。
中国的体育道路非常狭窄,至今依然还是“精英教育”的范畴,身体天赋无疑就是天然门槛,林书豪高一时才1.60米,如果他在这,门都进不去。或许好多“李书豪”“王书豪”如今也只是在电视前为林书豪欢呼的一员——“他实现了我们的梦想”。
一直很喜欢去年NBA的那句宣传口号——奇迹发生之地。这是目前国内职业联赛视角的最大的区别,如果这句话换到国内,会变成“快看,有奇迹”。
奇迹不常有,先得有发生奇迹之地。先得有成就梦想的土壤,才会看到“他实现了我们的梦想”。
中国体育的职业化改革,以足球为突破口,已进行了十多年。除北理工这样的特殊情形,中超(CSL)、中甲绝大多数球队已按照俱乐部模式运行,CBA也是目前运作势头比较好的职业联赛。中超和CBA已经逐步向国际化先进职业赛事接轨,参与其中的运动员均被普遍视为不折不扣的职业球员。但尽管如此,中国联赛距真正的职业化还很远,还缺乏培养职业体育的土壤,这表现在体制的制约、管理层认识不明确不统一,以及缺乏对职业体育进行鼓励扶持的政策等问题上。一手倡导中国篮球职业化改革的李元伟,2009年前曾公开断言:“中国还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体育。”目前中超职业联赛最新通过的管办分离方案也被普遍认为徒具形式,在19个理事会执委名额中,俱乐部仅占7席。而在特代会的投票选举中,竟然采用了在众目睽睽之下举牌表决的方式。
体育需要英雄,但英雄的诞生,离不开成熟的职业的土壤。林哥哥,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张健强
最专业最火爆 随时随地看NBA 上手机新浪网:nba.sina.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