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点眼:
这个冬天,世界似乎到处飘荡着“中超(微博)”的味道。今年,一个个更响亮的名字突然与中超挂钩:蒂加纳、阿内尔卡、德罗巴、小罗、卡卡……法国的《队报》大幅报道了中超的现状、法国电视台欲购买申花(微博)(微博)新赛季至少2场中超的转播权。
一夜之间,以往被人鄙视为“中糙”的中超联赛突然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
到底,大牌教练和球员的到来,能否急速提高中超联赛的水平?中超联赛在世界足坛的版图中到底应该如何定位?且听本报记者和本期嘉宾一一道来。
世界级球员教练开始进驻
大牌外教外援的数量激增是否成中超最大的变化?
李斌:2011赛季开始的时候,就有11家俱乐部请了外教,2012年16家俱乐部只剩下高洪波、马林和朱炯(微博)3个土帅。在甲A时代,洋帅最多时也没有超过10位。至于外援,去年孔卡的到来,今年阿内尔卡的登陆,还有德罗巴的绯闻已说明了一切。
张喆:毫无疑问,一个职业联赛是否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很重要的一个元素就是有没有足够实力的明星。今年中超多家俱乐部在外援转会市场上闹出了不小的动静,上海申花首当其冲。不过直到今天,申花可敲定的大牌外援只有一个阿内尔卡。从大牌球星的总数量和分布来看,暂时还不足以令中超发生质的变化。
李斌:那么外教的到来是否会引起质的变化呢?现在来的洋帅算是质量相对过去高了,蒂加纳、滕卡特等都是欧洲名帅,法里亚斯是带队获过亚冠的主教练,杭州绿城(微博)的冈田武史、大连实德(微博)的文加达、河南建业(微博)的维斯雷恩也都对亚洲足球非常了解。
陈曦(微博):这个变化是显而易见。和以往不同,早期的外教我们叫做背包族。现在像恒大(微博)这样,来一个团队且分工明确。国家队的卡马乔也是这样,虽然他在国家队成绩不好,但却开了一个头,这意味着外教在中国的生存环境不像过去那样急功近利了。
中超在走J联赛崛起之路?
大牌外援外教的进入,能否短时间提高中超的水平?中超是否在走日本当年的路?
张喆:如果有更多大牌教练和球员的加入,中超的关注度可以在短时间内有大的提升,但要在竞争力上立刻发生质变则绝无可能。J联赛当初在起步阶段引进了不少大牌的球星,但日本足球竞技水平的稳步上升,是得益于扎实的青训路线和长远的规划。事实上,J联赛即使到现在也还有部分俱乐部引进过气的大牌球星,但日本人已不再热衷于把他们作为自己联赛炒作的噱头。
陈曦:我从教练这个方面来看,只能说有可能提升教练所执教球队的水平,但对整个联赛来说,至少要两年,外教带来的东西需要一个长期运作球队的空间和计划。会有进步,但不会是短时间。
李斌:说起时间,我们依然存在急功近利的陋习。就拿日本联赛来说,他们早期就拟定了一个长期计划,中间也不会更改。结果日本J联赛现在搞得很好,国家队的成绩也随之崛起。但中国却没有这个长期计划,往往进行足球工作的管理者,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陈曦: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已很强,让整个足球在表面上和当时日本联赛起步时的状况一样,但这也仅是表面上的。在中国,人力和基础都不完善,达不到日本队高度。尤其是各地方的重视程度不平衡。
中超是否已是亚洲一流联赛?
中超是否是亚洲一流联赛?世界为什么突然关注起中超来?
张喆:亚洲的职业联赛整体起步晚,放在宏观的格局里,中国的顶级职业联赛的竞争力一直都处于“亚洲一流”的范畴。
李斌:经过恒大在2011年的崛起,还有现在上海申花在转会市场的操作,很容易让人误解中国联赛已是亚洲一流,但实际上真正看过日本J联赛的球迷能够发现这远远不够。联赛是一个需要整体考核的东西。
陈曦:我们单纯从外教和外援看,数据上我们已达到了亚洲一流。但中国联赛的硬件设施很不够水平。恒大体现在俱乐部管理以及训练设施的软硬件上的强大,在中超也仅是个例。
李斌:这和中国的场地管理有很大的关系,因为绝大部分是俱乐部和足协在分开管理球队和球场,所以对球场的要求,虽然俱乐部也想找到好的草皮,但资金、管理人员等都是一件很扯皮的事情。
陈曦:这就主要看管理水平,如果资金只是投入在外教外援身上,没有基础投入的话,就难以打造出亚洲一流。
张喆:现在中超联赛引起了世界性的关注,也麻痹了一些主管部门的意识。世界足坛对中超的关注首先是出于猎奇心态,即“中国居然还有联赛?”;其二是出于逐利目的,即“中国的联赛居然还有那么多钱?”。
陈曦:这倒不能这样理解,世界性关注在于目前的经济大环境。在英超联赛合约要结束的球员,他们的经纪人都不会关注中国联赛,而英超在我们的除夕夜安排场次,都是因为中国的消费力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外教外援涌入导致泡沫产生
这些大牌外援和球星的进入,是否让中超出现泡沫?
李斌:和经济一直挂在一起的一个词是“泡沫”,现在这种外教外援涌入中国的情景,会不会导致中超出现泡沫,在未来留给中国一个千疮百孔的联赛?
张喆:确实,中超的外援转会市场已出现了“泡沫化”的迹象。举个例子,今年很多俱乐部在南美外援市场遭到极大的阻力。你随便一开价,人家知道你是中国的俱乐部,首先会把价钱开高3倍,说,“我们要按孔卡那样的模式玩”。如果得知这家俱乐部来自广州,那对不起,至少开高5倍!不但外援如此,今年国内球员转会市场的流动性也相当差。只要是中超自由身的球员,开价就是100万起。如果有幸是国字号,那么起步就是500万。个别俱乐部对重点球员都挂到1000万起步。这完全违背了目前中国足球市场的价格规律!
陈曦:我觉得有点像IT的网络时代,很炫,但发展始终是要依靠实业。球员只是短期装点门面,但要发展下去,必须牵涉到青训,足球普及,基础设施硬件的问题。
走不出去就“世界”不了
中超的火爆和国家队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请进来”和“走出去”哪个更重要?
李斌:我们一直都在寄望,阿内尔卡等外援能够吸引人们到球场去,吸引人们关注足球。尤其重要的是能够带动中超球市的火爆。
张喆:从现在的情况看,广州新赛季的中超球市肯定火爆。不管有没有泡沫,但起码暂时还是让人关注的。我们的国家队呢?未来3年空空如也!
陈曦:作为电视从业人员,我倒是有点感触,无论外界怎么冷落和骂国家队,但国家队国奥队的比赛还是第一收视。
张喆:广州很多球迷更喜欢看国外联赛,我们的中超可以“请进来”更多的大牌外籍球员,但怎样才能让中超“走出去”?做不到这点,“世界的中超”永远只是一个伪命题。
陈曦:其实我们也有不少水平不错的球员,但“走出去”的球员落脚点很重要,比如孙祥(微博)在荷甲,孙继海到水晶宫,杨晨到法兰克福,先去低一点的联赛适应。另外就是经纪人,日本到欧洲的球员多,是因为他们的经纪人在日本踢过球,了解日本球员的特点,能够找到合适发展的球队。中国没有这样的经纪人,无法帮球员找到合适的球队。因为经纪人体系没有建立,所以实质运作很少,往往是别人找上门才卖。引进球员不难,但“走出去”却是很大的难题。
■ 本专题策划 本报记者 雷煜
■本专题撰文 本报记者 张喆 李斌
■特约嘉宾 广州电视竞赛频道主持人 陈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