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民日报:中国一年办22个马拉松说明什么

  本报记者郑轶 蒋升阳 陈晨曦 题记:只有一项赛事自古拥有42.195公里长的赛道,只有一项赛事可以同时接纳数万人纵情奔跑又基本不需要进行场馆建设,只有一项赛事需要动用数万人乃至整个城市的力量才能完成。这就是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世界马拉松,这就是从沿海来到内陆、从平原登上高原的中国马拉松。

  回望世界马拉松运动史,现代马拉松运动是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和城市文明的发展而来;回望中国马拉松运动发展史,恰好也与改革开放的进程及城市意识的苏醒相伴而行。

  借力发展,顺势而为,使中国马拉松运动跨越竞技的藩篱、见证城市的变迁、折射时代的进步,终于迎来2011年举办22场赛事、近40万人次参与其中的发展高潮。

  马拉松运动在中国从无到有、从乏人问津到多城竞逐,其发展脉络正可说明城市与马拉松、体育与大时代共进退的必要性。扣准时代脉搏、把握办赛规律,办出有特色、高水平的马拉松赛事,不仅是中国体育谋求自身发展的责任所在,更是中国城市自觉融入社会进步的使命所在。

  值厦门国际马拉松赛10周年之际,重温中国城市马拉松32年发展史,解析中国城市马拉松由冷转热的缘由,揭示中国城市马拉松盛名之下的隐忧,只盼中国体育能更明晰自身的定位,同时祝愿中国城市马拉松及中国体育越办越好。

  2012年1月7日,厦门,环岛路。

  72岁的刘永仁已经记不清,自己在这条路上奔跑过多少次。人们习惯称他为“厦门铁人”,在刘永仁身后,留下了连续10届参加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传奇,留下了跑完44个全程和11个半程马拉松的纪录,更留下了关于中国城市马拉松的成长记忆。

  这一天,是刘永仁的生日,也是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生日,一场十年庆典,勾勒出这项金牌路跑赛事的发展轮廓。73643人的参赛规模、近3小时的航拍直播、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数十万民众的沿途呐喊,人们用眼睛、用双腿、用心灵,体味着一座城市的荣耀,见证着一种超越竞技藩篱的狂欢。

  厦门马拉松赛的故事,也是中国城市马拉松的缩影。没有人可以预知,30多年前少人问津的马拉松赛,居然会有今天的声势。“2011全年共举行22场马拉松赛,有近40万人次直接参与到马拉松赛事中”,不久前落幕的2011中国田协马拉松年会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

  中国马拉松为何能有如此迅猛的发展?驱动城市马拉松不断前行的动力何在?未来的中国马拉松又将走向何方?

  所有问题的答案,或许都该在42.195公里长的马拉松赛道上来寻找。

  起跑

  在世界马拉松运动的版图上,中国城市马拉松启航的坐标定位于“1981年”、“北京”。

  “1959年,马拉松成了全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981年,中国田协举办了首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刘永仁回忆说。据资料显示,当时的比赛只设男子马拉松一个项目,共有来自12个国家的75名运动员参赛。

  而在同一年,闻名遐迩的伦敦马拉松赛也宣告诞生。“两位奥运会跨栏选手参加了纽约马拉松,回到英国后,他们说,如果美国人可以举办马拉松比赛,我们为什么不呢?几个月后,7500人参加了第一届伦敦马拉松比赛。”赛事组织者多次讲起这个故事。

  同是首次鸣枪,北京马拉松的75人和伦敦马拉松的7500人,反差巨大。而差距并不仅限于此,当中国马拉松冲出起跑线才发现,世界马拉松已经跑完很长一段路程。

  1896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先驱把马拉松项目引入首届奥运会。一群来自波士顿代表美国参赛的选手把马拉松热情带回家乡。1897年,波士顿马拉松赛迈出了世界城市马拉松的第一步。

  随后,纽约马拉松、伦敦马拉松、福冈马拉松、柏林马拉松、巴黎马拉松……更多国家的大城市追随着波士顿的脚步,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承办城市马拉松的浪潮。

  不过,初创时的北京国际马拉松赛还显得颇为稚嫩。相比于欧美等国甚至近邻日本和韩国,我国的城市马拉松不仅起步晚,运动普及程度也较低。尽管如此,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的举办,依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这是城市马拉松在中国的首次试水,也是中国体育界商业化运作的先锋。

  初出茅庐的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最先得到日本赞助商的垂青。“当时有一家日本电视台全程直播,马拉松转播车第一次出现在北京街头。”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大卫说。与此同时,中国体育的第一张即开型体育彩票也随之问世。近5万张彩票所销售的近10万元人民币,解决了一部分比赛资金问题。

  多年后回望,尽管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发展中出现过低潮,但其对商业化运作的始终坚持,还是为中国城市马拉松的发展找准了路径。30年后,北京国际马拉松赛正式更名为“北京马拉松”,向世界其他知名马拉松赛事看齐。“2011年签下为期3年的冠名赞助合同,现在的北京马拉松是赚钱的赛事”,王大卫说。而在希腊的马拉松博物馆里,北京马拉松正以“最年轻的国际马拉松赛”的身份,与最古老的波士顿马拉松遥相辉映。

  转弯

  真正的城市马拉松是什么模样?

  电视镜头记录下巴黎马拉松的场景:赛道两侧挤满观赛的人群,为每一个跑过的人喝彩;市民们携家带口,推着儿童车享受阳光;跑道上,有人在挑战自我,也有人在展示个性,他们戴着头饰、身着五彩斑斓的服装,更像是全民狂欢。

  不只是巴黎,在纽约、在柏林、在伦敦、在鹿特丹……这样的画面不断出现。于是,有人动了心思,中国是否也能办出这种打破专业与业余界限、竞技与狂欢融为一体的马拉松赛事?

  1998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开始发生转变:参赛人群变了,从只接纳专业选手改为向全社会开放;关门时间变了,从原来的3小时延至5小时;项目设置变了,增设半程、10公里、迷你马拉松等项目。这些改变立刻带来连锁反应,当年的比赛报名人数一举达到19000多人。

  对于这一变革,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段世杰时隔多年依然赞赏有加:“马拉松赛终于突破竞技体育狭小的藩篱,走向社会、走向大众,成为城市盛大的节日。”

  在北京国际马拉松赛的领跑下,大连、上海等地的马拉松赛都逐步摆脱了竞技的单色调。而随着中国城市马拉松赛开始接纳业余长跑爱好者加入,“跑马”队伍日渐壮大,与日间增多的赛事形成良性互动。尤其是2003年创办的厦门国际马拉松赛,起步虽晚,起点颇高,几年运转下来,渐与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形成南北呼应、春秋交替之势。

  “让马拉松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是厦门马拉松喊出的新口号。当更多人加入跑步健身的行列,当更多人萌生对城市的自豪感,当更多人主动参与到赛事中来,马拉松运动所蕴含的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气质,正在潜移默化地重塑城市精神和文化氛围。

  加速

  跑一个马拉松,全程是42.195公里,辐射范围之大、牵涉部门之多、参与人群之广、资源协调之难、保障服务之细,堪称所有单项赛事之最。这样的办赛特点,这样的组织难度,注定没有政府参与和专业运作,一切都无从谈起。

  2011年兰州国际马拉松赛,让很多人改变了对这个西北城市的印象,也激发出连兰州人自己都没想到的城市魅力。参与该赛事市场开发的司书健说:“参赛选手盛赞赛道出色,却不知当地政府赛前专门整治黄河沿岸,没有政府的重视,比赛不会如此成功。”

  不过,政府的办赛积极性,并非一开始就显现的。“以前的马拉松赛,没有品牌化的经营、没有展示城市的直播,只是政府拨款扶持的群众性活动。而赛事不走市场路线,便没有成长空间。”厦门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思杰说。

  办马拉松难,难在协调资源。一场马拉松赛考验着城市各部门的互动与合作能力,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个马拉松赛,由省级体育部门牵头,可落实到举办城市,却协调不动当地的资源,结果比赛时只能封一条车道做赛道,人在这边跑,车在旁边行,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办马拉松赛难,难在投入不菲。“每一个中国马拉松都经历了同一过程,开始要么政府贴钱、要么国企摊派,但这种形式坚持不了多久,迟早会断粮。”张思杰说。曾经的青岛马拉松赛,第一年是国企赞助,第二年合作没谈成,比赛如无米之炊,最终半途夭折。

  2004年,当张思杰和他的团队“接手”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时,听到最多的就是“难”。“我们去别的马拉松赛听牢骚,一条条记下来。”张思杰说,回来研究后,我们的结论是,马拉松赛要活下去,必须找出一条国内可行、市场认可的品牌发展模式。

  几经摸索,张思杰的团队总结出一套“立交桥桥梁理论”:办马拉松赛,政府要城市形象展示,民众要健康和快乐,赞助商要品牌价值最大化,媒体要新闻点,我们要搭好这个桥梁,比如搞配套活动、直播时插入短片等,减少矛盾的分割性,放大互需的结合性,让各方形成合力。

  竞逐

  如果你在周日下午来到厦门大学体育场,一准会看到该校体育教学部副教授黄力生组织市民训练跑步的身影。在他看来,现在国内马拉松发展的氛围特别好,“各地的马拉松赛多了,更多人跟着跑起来”。

  赛事的增多,可以通过一组数据充分体现:在2000年前的20年里,全国一共才陆续办起4个马拉松赛事;而在2011年,全国18个省区市的22个城市举行了马拉松赛,有18场参赛人数达到万人以上。比赛事增多更令人欣慰的是“跑友”数量的增加,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从沿海到内陆,“跑友”群体的不断扩大,同城市马拉松发展走的几乎是同一条路径。

  “有了赛事运作的成功案例,马拉松赛的影响力日益增大,还能拉动当地旅游和经济,政府的积极性自然被调动起来。”张思杰说。而更多城市看重的是利用马拉松开展景观体育的平台作用。当电视信号将万人涌动的壮观场面立体化地传播给观众时,人们感受到的不只是积极的运动,还有文明的市民、和谐的城市、开放的心态和悠久的文化。“马拉松赛是一张城市名片,是共赢和文明的窗口,将最美的城市形象展示给世界。”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臧杰斌说。

  如果以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中国马拉松的勃兴与繁荣,源自人们对健康的诉求,源自文化的积淀,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而城市马拉松的运行轨迹和功能变化,也折射出城市的发展和变迁。段世杰不无诗意地概括说:“马拉松是城市的成人礼,既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发达程度,也展示着一个城市的开放胸怀。”

  超越

  在中国田径界,这是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固守竞技的传统田径赛事日渐式微,深入民间的马拉松赛事却异军突起。

  事实上,中国城市马拉松良好的发展态势,与世界马拉松前进的节奏保持一致。据《马拉松指南》网站统计,美国一年要举办300多场马拉松赛。仅以数量做比较,中国城市马拉松还有提升的潜力。

  不过,数量的递增并不代表一切。马拉松赛盲目上马的后果,带来的可能是注水赛事的泛滥。黄力生坦言,“国外知名马拉松比赛,看重的是跑完全程的人数。”但就目前的发展状态而言,国内群众马拉松的整体水平仍相对较低,专业选手和能跑完全程的业余选手人数有限,日渐密集的赛事还会造成高水平选手的分流……一项好的马拉松赛事,一定是兼具节日氛围与专业水准的赛事。当我们学会用配套活动营造赛事氛围后,更要学会在竞技性和群众性之间找到平衡点。

  纽约马拉松曾有超过10万人参赛,如今,中国马拉松也有日趋膨胀之势。诚然,赛事规模扩大可以验证民众的参与热情,但人数多寡并不是衡量一项赛事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段世杰说:“许多大的马拉松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都在限制规模,以便为参赛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毕竟,赛事品质才是决定马拉松赛事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命脉。

  一场令人向往的马拉松赛,必然是一个特色鲜明的赛事。地域特点、人文传统、赛事组织、社会动员等,都是有待挖掘的富矿。“我们学国外的经验没错,但不能见什么学什么,而要寻找各自的个性爆发点。”张思杰说。

  若想赢得一场马拉松赛的冠军,不仅要超越对手,也要超越自我。而在打造马拉松品牌赛事的过程上,每一次超越都意味着包容、合作与共赢。对于成长中的中国马拉松而言,只有遵循办赛规律、减少人为设障、挖掘内在潜力、寻求合力发展,才能拥有更为绚丽的明天。

  马拉松带着特定的历史背景,依托城市的发展一步步跑来。中国城市马拉松的成长,与中国前进的脚步相伴。也许,不要很多年,我们在欣赏世界知名马拉松赛事的同时,也会为本土赛事的长足进步感到自豪。

  当马拉松赛事作为中国的品牌走向世界,这是中国体育的胜利,又何尝不是中华文明的骄傲。

分享到:

相关专题:2012年厦门国际马拉松专题 

更多关于 马拉松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