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解放日报:中国足球需要他救更需自救

http://sports.sina.com.cn  2011年12月28日07:30  解放日报

  本报记者 陈华

  足坛反腐案庭审近日暂告一段落,不少人善意地期待,得到司法救治的中国足球,会自然地恢复往日的精气神。然而,足坛反腐固然可以扫清足坛污浊,但中国足球想打翻身仗,还是需要自己救自己。

  刮骨疗毒

  持续两年多的足坛反腐,大大净化了足坛空气,达到了惩恶扬善的效果。然而,“刮骨疗毒”也让中国足球病理暴露。国奥、女足无缘奥运,国足冲击巴西世界杯命悬一线,中国足球在2011年又是一个“绝收”的年份。

  圈内的一种共识是,中国足球的缺陷,是一个系统的缺失:缺文化、缺理念、缺参与、缺政策等。足球运动的发展,不仅是球员、教练、足协、球迷、媒体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在足坛反腐顺利推进之时,中国足球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刮骨疗毒。不然,中国足球的轮回式悲剧只能反复上演。

  足坛反腐的强势介入,也标志着中国足球有望成为体育机制改革的前沿阵地,这才是中国足球未来崛起的希望。如果中国足球的管理部门能抓住机会推行新政,并把新政落到实处,中国足球才能旧貌换新颜。

  管办分离

  在不少人看来,只要中国足球陈旧的管理制度不变,不排除还会有下一个南勇和谢亚龙犯下同样的罪。“权责不分,监管不力”,是中国足球腐败的根源。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对足球事务“大包大揽说一不二”,足管中心与中国足协之间只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足球管理者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管理权、仲裁权、经营权一手把握,还时不时亲自出马,这样的足球,如何能不崩溃?

  正因如此,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分管足球的副局长蔡振华,都表示将在足球领域推进管办分离。不过,无论是在足管中心或者足协,目前部分人员依然很犹豫:真要分了,应该去哪里;丧失了管理者的身份,是否会给自己职业生涯带来不利;分离后,那些“官服党”是否能真正不再指手画脚?

  机制改革,往往要遭遇既得利益者的抵抗。成功的机制改革,有时还需要借助外力的强势介入,而不是内部的和平演变。足球的管办分离,还需要“加把劲”。

  校园足球

  十多年前,日本足球还不是中国的对手,然而日本足球通过推行职业化改革,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重视青少年人才的选拔,一举实现了称霸亚洲的目标。按照日本足球的计划,2050年他们要夺得世界杯冠军。

  以青少年比赛为例,日本足球的比赛贯穿小学到大学,孩子们在学校踢球是一种文化传统。记者了解到,日本每年的校园青少年足球赛有一万多所小学和一万多所中学组队参赛,参赛人数达到几十万人,可能是世界上参加人数最多的比赛。一年下来,每个青少年球员至少得打50场正式比赛。

  相比之下,中国的校园足球已取得一定进步,但不少学校还是有着唯升学率的传统观念,不少人对足球只是应付。一名基层足球教练告诉记者:“有时候对方明知道踢不过,就打电话过来,我们说好了,输个0比3如何?否则我们就不踢了。”

  显然,在足球战略重点已经转移到人才培养的前提下,目前青少年层面的中国足球不容乐观。

  教育系统不重视、校园场地不足以及基层青训教练匮乏,是中国青训体系的三座大山,要推翻这三座大山,仅靠中国足协和国家体育总局是远远不够的,这或许要上升到国家体育战略的整体层面上。只有形成合力,中国足球才能加快复苏的步伐。

分享到:

相关专题:中国足坛反赌风暴专题 

更多关于 反赌案 中国足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