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商业武术散打比赛是为了繁荣市场、吸引观众来看,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不能因为增加比赛的精彩程度而牺牲运动员参赛时的安全系数。
近年来国内的商业比赛逐渐增多,包括散打在内的职业搏击火爆起来。为了增加比赛的激烈程度和刺激性,在这些比赛中,大多数参赛运动员不戴除拳套、护裆外的护具,而且有些赛事还延长比赛时间、增加局数,并放开对膝法攻击的限制,这给运动员的安全带来隐患。
作为武术散打项目的管理者,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责任重大。因为在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所制定规则尺度的宽严松紧以及现场裁判对于局面的掌控是否得当很可能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人身安全。
亡羊补牢,未为晚矣。上官鹏飞用生命换来的教训,后来者务须谨记。无论是不是商业比赛,参赛运动员的生命安全乃头等大事。运动项目的推广、普及和商业运作固然重要,但是绝不能因为增加比赛的观赏性和精彩程度就拿运动员的生命当赌注,这样的赌局,谁都输不起。
逝者已逝,留给生者的思考应该有很多。武管中心认定,上官鹏飞事件“纯属偶然”。然而,人命关天,在生命面前,我们绝不能轻易拿偶然当借口。作为官方的项目管理机构,武管中心有责任尽他们最大的努力在规则设计、裁判掌控、赛前体检等各方面排除可能危及运动员生命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莫让比赛变成“搏命”。
从武管中心披露的信息来看,商业武术散打比赛的运动员伤残保险并没有与国际接轨,距离充分和完善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尽管武管中心相关领导表示对于上官鹏飞的善后工作会做到人性化、让家属满意,可这显然无法从普遍意义上解决参赛运动员的后顾之忧。
对于项目管理者来说,上官鹏飞之死是一个教训,也是一个契机。武术散打项目具有很大的魅力,广受群众喜爱,不能因为上官鹏飞之死就否认项目发展的大好局面和积极效应。但是,只有认真解决好由此暴露出的各种问题和潜在的隐患,火爆的武术散打商业赛事才能有持久稳定的繁荣。
(王镜宇)
|
|